
4月4日上午,省暨南京市青少年憑吊革命先烈活動在雨花臺烈士陵園舉行。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燕文與省市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千余名青少年代表,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的不朽功勛,表達廣大青少年從小爭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堅定決心。[全文]

- 南京
- 無錫
- 徐州
- 常州
- 蘇州
- 南通
- 連云港
- 淮安
- 鹽城
- 揚州
- 鎮(zhèn)江
- 泰州
- 宿遷
為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3月31日,太倉港區(qū)組織機關黨員干部到太倉烈士陵園開展了清明祭掃活動。深切緬懷了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社會主義事業(yè)而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懷著對烈士無限崇敬的心情,太倉港區(qū)43名機關黨員干部代表手持鮮花,踏入了莊嚴肅穆的烈士陵園。我們要倍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繼續(xù)發(fā)揚革命先烈的優(yōu)良傳統,強化宗旨意識,充分發(fā)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嶄新的工作業(yè)績來告慰革命先烈,為建設”民富鎮(zhèn)強”新璜涇而努力奮斗。[全文]
3月28日下午,常熟市中小學生“清明祭英烈,踐行中國夢”網上祭掃活動啟動儀式。接著,學生們聆聽了常熟市新四軍研究會會長彭根華講述的沙家浜故事,對沙家浜的抗戰(zhàn)史、沙家浜斗爭故事的豐富內涵和沙家浜精神的力量有了進一步了解和認識。” (常熟市文明辦).[全文]
在清明這一傳統節(jié)日期間祭奠先人、緬懷逝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習俗。近日,煙雨社區(qū)組織轄區(qū)志愿者開展“文明清明網上祭英烈”活動。[全文]
在學校層面上,以國旗下講話拉開祭奠革命烈士系列活動的序幕,號召全校師生以實際的行動緬懷先烈。整個活動雖然時間不長,但全體師生受益頗深,決心以實際行動報效家鄉(xiāng)、報效祖國。[全文]
大家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認真學習鐵軍精神,傳承鐵軍本色,踐行鐵軍作風,以鐵的信念、鐵的意志、鐵的紀律、鐵的作風,切實做到即知即改轉作風、服務群眾樹形象、推進發(fā)展爭一流。[全文]
據了解,目前我縣清明小長假旅游市場經過幾年培育,已漸成氣候,近距離游客量增加,縣內周邊游更是火爆,七彩阜寧農業(yè)公園、金沙湖旅游度假區(qū)、喻口古鎮(zhèn)以及各地農家樂均是小長假最受游客歡迎之地。[全文]
卸甲中心小學開展清明祭掃活動清明節(jié)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傳統節(jié)日,也是加強對未成年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契機。[全文]
3月26日,揚州梅嶺小學西校區(qū),六年級學生沈忱在展示該校“新兒童守則”。3月26日,揚州梅嶺小學西校區(qū),一名小學生在介紹該校的“新兒童守則”,“穿短褲和內衣的地方不許別人碰”。[全文]
揚州市邗江區(qū)在中小學和幼兒園全面高標準推進“八禮四儀”(儀表之禮、餐飲之禮、言談之禮、待人之禮、行走之禮、觀賞之禮、游覽之禮、儀式之禮,七歲入學儀式、十歲成長儀式、十四歲青春儀式、十八歲成人儀式)教育,爭創(chuàng)“八禮四儀”教育示范區(qū)。[全文]
近日,鎮(zhèn)江索普實驗學校的少先隊員在烈士紀念碑前站立先鋒崗,每一名學生站在紀念碑下,莊嚴肅立,整個活動中,同學們精神飽滿,展現了少先隊員的良好的精神風貌。[全文]
圖為活動現場金山網訊清明節(jié)期間,金山街道黑橋社區(qū)開展了“大手牽小手,網上祭英烈”活動。在社區(qū)電子閱覽室內,黑橋社區(qū)的82歲老黨員、老戰(zhàn)士謝東和轄區(qū)的小學生共同在鎮(zhèn)江文明網上祭英烈,通過向他們鞠躬、獻花和留言,表達心中無限的敬意。[全文]
在一個普通的星期三中午,素來人來人往的江蘇大學三岔口聚集了不少來參加由食品學院心聯部舉辦的“文明祭祀,安寧清明”主題活動的同學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讓我們一起摒棄不環(huán)保的祭祀習俗,繼承和發(fā)揚中國傳統文化,珍惜現在與親人在一起的時光,在穹頂之下文明祭祀,度過一個安寧清明吧。[全文]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德樹人,縣文明辦、縣教育局、團縣委聯合下發(fā)了《關于清明期間開展青少年憑吊革命先烈活動的通知》,決定從3月26日至4月10日,以“緬懷先烈、報效祖國、圓夢中華”為主題。[全文]
為進一步繼承和發(fā)揚革命優(yōu)良傳統,樹立文明新風,豐富學校德育內涵,在清明節(jié)前夕,宿遷市實驗小學少先隊大隊部積極引導師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珍愛生命、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為宗旨,以“慎終追遠,緬懷先人”為主題。[全文]
“學習雷鋒我就想到你,好人好事你做到點滴。你陽光的心靈把愛普及……”一首《好孩子韓余娟》在宿遷大地久久傳唱,舍己救人小英雄的事跡廣為流傳。4月4日是清明節(jié),記者趕到韓余娟墓園瞻仰時獲知,有這么一對老夫婦,當年從倒塌的房屋中抱出小英雄,又是他們義務看護墓園,陪伴小英雄33載,不求回報,默默奉獻。這對可敬的夫婦就是家住湖濱新區(qū)井頭鄉(xiāng)安圩居委會的吳良自和張美藍。[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