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實踐,我是行動者!
3月5日是第61個全國學雷鋒紀念日,由中央文明辦等單位主辦的“學雷鋒·文明實踐我行動”主題活動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南京市文明辦也同步舉辦了這一主題活動,并公布首批“文明實踐伙伴”單位。
同樣在3月5日,全市上千家文明實踐陣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學雷鋒活動。不論是走進田野植綠護綠,還是走上河堤清理垃圾,或是走進社區開展健康宣傳和義診,每項活動都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與。
一粒粒文明的種子在泥土里生根發芽、煥發勃勃生機;一幅幅環境美、人文美、風尚美的生動畫卷徐徐展開。南京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正以群眾需求為引領,攜手“伙伴”,齊頭并進。
讓文明實踐真正熱在基層、熱在群眾
3月5日下午,南京市首批“文明實踐伙伴”正式公布,分別是:省體育競賽協會、棲霞地區高校志愿服務聯盟、市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市城市治理協會、市公交集團、國網南京供電公司、市紅色文化志愿服務聯盟、南京民族樂團、平安人壽江蘇分公司、星巴克等。
發展“文明實踐伙伴”,是南京市推動社會各界優質資源下沉到文明實踐“第一線”和“最前沿”的有力嘗試,使文明實踐的觸角延伸到千家萬戶,讓文明實踐真正熱在基層、熱在群眾。
截至目前,南京市共有文明實踐中心12個、文明實踐所102個、文明實踐站1229個。各文明實踐中心不斷整合文博場館、公園廣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設立文明實踐基地,同時依托黨建工作驛站、志愿服務站等設立文明實踐點,目前全市已建成2269個文明實踐基地和點。
從社區服務到環境保護,“伙伴”各有“絕活”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些“伙伴”可不簡單。在正式成為“伙伴”之前,他們已在各自領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深受市民歡迎。
“同學們,你們知道飛機是怎么起飛的嗎?”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里有一架波音737飛機,常引得附近居民帶著孩子前來打卡,學校趁機推出“空中飛俠”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而這正是棲霞地區高校志愿服務聯盟推出的“校地聯盟,文明遠航”文明實踐項目內容之一。整個項目依托轄區高校,以科技科普、理論宣講、健康促進、教育服務、國防教育為主要內容,已舉辦活動1800場,服務近10萬人。
“我們已攜手34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開發出4條‘相約森系碧道,漫步江河城林’特色生態文明教育實踐線路,僅去年就開展系列生態文明教育公益活動170場。”戴虹笑著對記者說。她是市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的一名老師,該中心也是首批“伙伴”之一。今年,中心還將圍繞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環境日、全國低碳日等,開展各類生態文明實踐主題活動約200場。
文明之風,潤物無聲;實踐之力,匯聚星河。一場場文明實踐活動,正將文明理念潛移默化植入民心,讓溫潤的文明新風拂遍金陵。
搭建“伙伴”平臺,打造文明實踐“升級版”
一城之美,始于文明,培育文明,需要土壤,更需要展示的平臺。
“‘文明實踐伙伴’行動相當于一個資源聚集平臺。”南京市文明辦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之前,很多企事業單位都會開展文明實踐相關活動,但往往是“單打獨斗”,平臺建立后,這些單位可以作為“伙伴”加入其中,變“單打獨斗”為“攜手合作”,讓文明實踐的效應最大化呈現。
加入平臺,強強聯合、資源共享,“伙伴”大展拳腳更方便了。今年,南京民族樂團計劃舉行文明實踐公益演出十余場,精選百姓耳熟能詳的曲目,如《十送紅軍》《紅色娘子軍》等,以多元化供給滿足觀眾多樣化需求;南京紅色文化志愿者聯盟將推進紅色文化志愿服務示范站點建設,開展“沉浸式講解”“紅色文化志愿服務項目征集評選”等一系列文明實踐活動,推動紅色文化動人心、入民心……
接下來,南京市將深入推進“文明實踐伙伴”計劃,繼續推動高等院校、文藝院團、企事業單位與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結對共建,圍繞傳統文化、長江文化、紅色文化探索建設文明實踐帶,整合全市各類文博場館、科普陣地延伸設立文明實踐綜合體,系統實施文明實踐“平臺+”工程。(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王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