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春佳節將至,為更好地關愛幫扶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在全社會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近日,市領導分組走訪慰問一批“昆山好人”和道德模范,向他們送去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新春祝福。
1月11日上午,市委副書記徐華東走訪慰問2022年度蘇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十佳新人”暨蘇州市道德模范提名者馬思元和“昆山好人”鄭建。
馬思元是一名回族同胞,長期致力于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他在公司內搭建就業技能培訓平臺,助力各族同胞在昆創業就業,公司先后掛牌成立“昆山高新區少數民族人民調解工作室”“馬叔民族團結工作室”,并多次為貧困地區捐款修路,資助數名貧困學生重返學堂。
昆山市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鄭建是掃黑除惡的尖兵、疑難復雜案件辦案能手,工作中,他細致入微、反復斟酌,保障每一個案件、每一項工作成果的質量。
走訪慰問中,徐華東仔細詢問馬思元、鄭建工作生活狀況,鼓勵他們繼續弘揚道德模范和昆山好人精神,給鹿城大地帶來更多溫暖和正能量。
1月17日上午,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沈一平走訪慰問“中國好人”劉春榮和“昆山好人”張文樓,感謝他們為全市精神文明建設作出的突出貢獻。從2008年開啟西部助學之旅以來,劉春榮共計籌集助學款250余萬元,資助的學生中約有350人考入大學。作為一名老黨員,張文樓退休后積極發揮余熱,為社區建設、居民群眾、黨的事業盡心出力。走訪慰問中,沈一平詳細詢問他們的身體和生活情況,叮囑他們保重身體,繼續爭當表率,為昆山爭創文明典范城市助力。
1月13日上午,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方雪華走訪慰問“蘇州時代新人”張芹和“昆山好人”馬萍。張芹是淀山湖鎮民和村村民,她20多年悉心照料有智力障礙的父親和癱瘓在床的爺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愛與責任。馬萍是昆山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她積極參與全市重大活動的新聞報道工作,采寫出了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新聞作品。方雪華向他們致以誠摯問候和新春祝福,勉勵他們繼續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引導更多人向上向善,讓文明之花處處開放。
1月11日上午,副市長單杰走訪慰問“江蘇好人”鄒福良和“昆山好人”顧建剛。巴城鎮聯民村黨總支書記鄒福良用一張富民圖、一張治理圖、一張規劃圖帶領全村干部群眾修筑標準道路、發展現代漁業、整治村容村貌、建設公共服務中心,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巴城鎮志愿者協會會長顧建剛13年如一日奔跑在公益道路上,參加公益活動780余次,累計志愿服務時長超過5210小時。單杰對他們行善事、做好人,默默無聞、不求回報的高尚行為表示崇高敬意,勉勵他們珍惜榮譽,發揮好引領示范作用。
1月10日下午,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施偉華走訪慰問“江蘇好人”李慶祝、“昆山好人”陳禮強。李慶祝是同心派出所警務輔助人員,2017年10月,他奮不顧身制止并驅趕了一名行兇中的持刀歹徒。陳禮強多年奮戰在可疑爆炸物處置的前線,2021年6月,他將一顆戰爭年代遺留的70多公斤重航彈從市區某工地安全移除。走訪慰問中,施偉華對他們的英勇事跡給予高度評價,贊揚了他們用一身熱血詮釋了忠誠擔當,鼓勵他們為平安昆山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1月12日下午,副市長周繼春走訪慰問2022年度蘇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十佳新人”暨蘇州市道德模范張代兄和“昆山好人”龔兵。張代兄悉心照顧丈夫智力殘疾的兄長徐永岐長達47年,在公婆、丈夫相繼去世后依然對其不離不棄,孝悌善行在當地傳為美談。龔兵做好城市管理“繡花工作”,致力于解決渣土車污染、垃圾分類、違章停車等市民急難愁盼問題。走訪慰問中,周繼春對他們孝老愛親、愛崗敬業的精神給予充分肯定,鼓勵他們在生活和工作崗位中繼續發揮示范作用。
1月16日下午,副市長黃乃宏帶隊走訪慰問“中國好人”昆山市紅十字會造血干細胞捐獻團隊代表和“昆山好人”張燕。昆山市紅十字會造血干細胞捐獻團隊是一支用生命來相“髓”、集愛心以接力的英雄團隊。截至目前,昆山有9389名志愿者加入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共產生了74名成功捐獻者。張燕是北珊灣幼兒園老師,2020年手術放療結束后兩個月,便回到學校,堅持做好工作。走訪慰問中,黃乃宏叮囑他們保重身體,鼓勵他們發揮好帶頭示范作用,傳播更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