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辛莊鎮嘉菱村新風禮堂內,亮晶晶的水晶燈下,T形舞臺被裝扮得粉粉嫩嫩,一場寶寶宴即將開宴。
雖然只是一個禮堂,卻五臟俱全,大廳可同時容納50桌約500個人就餐,后廚功能布局專業合理,還附帶了音控室、化妝室、休息室等。
這是常熟辛莊鎮最新落成,也是全鎮第7家新風禮堂。
自2018年常熟第一家新風禮堂——潭蕩村“辛風禮堂”運營至今,各家新風禮堂已成為常熟的網紅辦宴點,在此基礎上推進的文明試點和展現出的群眾力量,正不斷噴薄而出。
建一個禮堂
回應群眾呼聲
第一座新風禮堂的誕生,源自農村群眾的強烈呼聲。
以往,農村青年在村里辦婚宴,就是利用空地搭大棚,有著各種焦頭爛額:價格不便宜,50桌的喜棚,光搭棚就要3萬元;搭棚子置辦東西,至少兩到三天;易產生各種鄰里矛盾,吃席客人的車子把村里的路堵了,迎親的爆竹掉到了人家車子上,棚子撤掉后場地衛生一團糟……
2018年,辛莊鎮潭蕩村決心回應村民呼聲,解決農村吃席的各種“煩事”。在拆違治亂的基礎上,村里投資260萬元建成占地800平方米、可容納500人的“辛風禮堂”,為村民舉辦婚宴、壽宴、寶寶宴以及開展各類文娛活動提供便利場所。
不僅如此,村委會希望借此引導村民移風易俗,于是,“文明辦席,移風易俗從我做起”的約定就此誕生。按照協議約定,禮堂連續使用時間,不得超過3天,餐桌數不得超過50桌,每桌標準不超過500元;不準燃放煙花爆竹。
禮堂運營的本質,首先是服務于民。按照常熟本地風俗,婚宴辦3天,分別是“落桌”“正日”“回門”,3天的使用價格非常優惠。以嘉菱村為例,使用3天9000元,如果是本村村民,還能再打9折,因實惠而受到群眾熱烈歡迎。
“老百姓一定會選擇性價比更高的。在辛莊鎮,只要有新風禮堂的地方,村民辦喜宴就一定會選在那里辦。”潭蕩村原黨委書記、“辛風禮堂”創始人朱芳說。
創一套方法
規范化管理
隨著辛莊鎮潭蕩村“辛風禮堂”各項制度的日益完善,周邊鎮村村民建設新風禮堂的呼聲日益強烈。常熟全域探索出一套系統化、標準化、規范化的新風禮堂推進方法。辛莊鎮7家已建成的新風禮堂組成新風聯盟,以制度規范化管理,不忘倡導移風易俗、服務于民的首要宗旨。
今年6月,常熟市首屆鄉廚大賽首場比賽在辛莊鎮嘉菱村新風禮堂舉行,為民間鄉廚搭建舞臺展示廚藝。嘉菱村也趁此排摸出本地鄉廚隊伍,推動他們加入新風大廚聯盟。村民辦宴,可就近選擇本地鄉廚,市監部門可更好地監督管理鄉廚資質和村宴食品安全。對在新風禮堂內舉辦的村宴,新風大廚聯盟還會給出額外優惠。
為配合村民控制餐費標準,新風聯盟推薦、提倡新風菜單,對宴席配菜給出合理化建議。
新風禮堂的使用及收費,更與村莊的長效管理、“五治融合”“千村美居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相掛鉤,實行積分制,可在使用新風禮堂時抵扣一部分費用,針對道德模范、勞動模范、優秀黨員等先進典型和現役軍人、退役軍人也制定了優惠政策。
嘉菱村新風禮堂,也是通過消防安全專項治理,在拆除原違建基礎上建設起來的。從治理村莊公共空間著手,一座座新風禮堂拔地而起,配合整治農村人居環境、配套公共基礎設施、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提升鄉風文明水平,一個個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美麗鄉村也正被打造出來。
設一個節日
鄉風更文明
有了新風禮堂,潭蕩村設立了一個新風基金,資金一部分來自企業贊助,一部分來自辦宴主賓的捐贈善款,同時還誕生了一個村級節日“德善孝愛日”,每年12月25日邀請全村70周歲及以上的老人歡聚一堂,為80周歲及以上的老人舉辦集體壽宴。
舞臺上,村干部即興表演節目,舞臺下,老人樂開了懷,村民與村干部之間的距離拉得更近。趁著大家伙都樂呵,村干部游走其間,調解講和家庭、鄰里間的糾紛矛盾。
老人在里面吃飯敘舊,小輩們守在外面等著接。等得實在沒意思了,小輩們開始問,能不能給點活兒干?于是,搞衛生、上菜……潭蕩村一下子增加了大批志愿者。
如今,潭蕩村的“德善孝愛日”近乎全村出動。很多移風易俗的措施一推出,在村里馬上被接受,志愿者的隊伍也越來越龐大。
除了舉辦喜宴,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辛莊鎮的新風禮堂廣泛開展各類主題活動,發揮禮堂在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等方面的作用。今年,嘉菱村新風禮堂里的兩場錫劇演出,吸引周邊幾百位村民趕來觀看。“我為鄉親出診”愛心義診項目,把在蘇州大醫院里工作的辛莊籍醫生請回來為村民義診。在最新發布的常熟新風禮堂地圖上,87家共享新風禮堂覆蓋了常熟所有鎮村。有了新風禮堂這一抓手和“底氣”,文明鄉風建設還能探索更多可能性。(記者 陳潔 通訊員 丁云 辛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