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創新的廣袤星空中,有這樣一位孜孜以求、鍥而不舍的青年開拓者,他正懷揣著熾熱的夢想,一步一個腳印地讓中國造“智能義肢”登上全球巔峰。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位出身于軍人之家的青年才俊。
人物名片
胡旭暉,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博士后。
2022年博士畢業于東南大學的胡旭暉,深耕假肢機構本體開發、殘肢運動意圖解碼算法研究等領域,相關研究成果已服務于截肢殘疾軍人等重大國防需求。2024年10月26日,胡旭暉博士帶領中國科研團隊出征在瑞士蘇黎士舉辦的CYBATHLON 2024(又稱“半機械人仿生奧運會”)大賽,與蘇州三級肢殘徐敏女士完美協同、默契配合,一舉奪得“上肢義肢”組冠軍,讓中國造“智能義肢”站在全球輔助技術巔峰,引起媒體廣泛關注,央視、人民網、現代快報、江蘇衛視等各大主流媒體均跟進報道。他曾獲CYBATHLON 2024(國際助殘技術競賽)冠軍等榮譽。
軍營成長根植“紅色基因”
胡旭暉出身于軍人家庭,成長在軍營環境,5歲隨家人遷至蘇州生活學習,部隊的軍號聲、戰士的軍歌聲、營地的操練聲……從小耳濡目染地養成了他肯鉆研、不怕苦、不畏難的優良品格,根植了他刻苦學習、立志成才、回饋社會、報效國家的“紅色基因”。
在東南大學求學期間,胡旭暉在國家杰出青年、東南大學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江蘇省儀器儀表學會理事長宋愛國教授的指導下從事神經義肢手相關研究。其博士學位論文獲東南大學優秀博士論文(推薦省優博)、全國測控與儀器學科優秀博士論文,同時發表多篇高水平論文、取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的授權。博士畢業后,胡旭暉入職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博士后,當年即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資助,繼續從事神經義肢手相關領域研究工作。
以賽促研問鼎世界一流
2018年,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組織了全國首屆“神經義肢技術創新競賽”,當時還是東南大學博士一年級學生的胡旭暉負責備賽,但由于假肢技術上的不穩定加之比賽經驗不足和與選手磨合時間短等因素,首次參賽并未取得理想成績,留下不少遺憾。面對日新月異、迭代更新的智能機器人的發展,胡旭暉一直有個“心結”:中國造“智能義肢”離登上全球巔峰還有多遠?能否到全球舞臺上與世界一流強隊同臺切磋、同臺競技、以賽促研?
他深知義肢對于那些肢體殘缺者來說,不僅僅是一個輔助工具,更是重新擁抱生活的希望。于是,在宋愛國教授的指導下,他和他的團隊開始了艱難的探索之旅。實驗室里,堆滿了各種機械零件、電路板和復雜的傳感器,他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幾乎沒有雙休天和節假日,就連大年三十看春晚“手上活”也沒消停。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試驗一一改進一一再試驗一一再改進,嘗試運用不同的實驗與算法,讓智能義肢能夠更加精準地仿真人體肌肉運動。這期間,他尋找到有志獻身科技助殘事業、甘當新一代“智能義肢”受試志愿者的蘇州三級肢殘、姑蘇區十大創業明星徐敏女士。他們攜手攻堅、共同備戰,加快了設備研制、穿戴測試、優化提升、實踐化訓練的腳步。
胡旭暉和徐敏賽場合影
CYBATHLON是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于2016年創立的一項“全球輔助技術競賽”,在國內又被生動地稱為“半機械人仿生奧運會”,旨在推動仿生術的發展與應用,展示全球科技助殘領域前沿成果。該賽事于2016年10月8日在瑞士舉辦第一屆,之后每4年舉辦一屆,屆中還會舉辦年度挑戰賽,全球多個頂尖高校或科研團隊參與其中,是具有國際頂級權威的助殘技術大賽。備戰階段,胡旭暉代表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先后參加2023年3月和2024年2月兩場年度挑戰賽“熱身”,分別獲得冠軍、季軍的好成績,為適應總決賽的環境、對手和比賽節奏積累經驗、奠定基礎。
為集結優勢科研力量充分備戰,2024年5月,東南大學—蘇州醫工所聯合科研團隊成立,胡旭暉擔任領隊并帶隊備戰,團隊依托東南大學機器人傳感與控制技術研究所,并在導師宋愛國教授和蘇州醫工所領導、康復與治理室的大力支持、密切協同下,突破了假肢力觸覺傳感與反饋、體軀—肌電自適應協同控制、機器視覺環境理解與感知等多項關鍵技術瓶頸。
經過預賽、決賽兩天三輪緊張激烈、扣人心弦的比賽,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以90分最高分摘得“上肢義肢”組冠軍,中國科研團隊研發的人機共融型生機電一體化假肢,打破了往屆假肢組均為純機械式假肢的記錄,成為本屆大賽中唯一能夠完成所有比賽任務、最終奪冠的團隊,中國科研團隊也是唯一佩戴國徽參賽的隊伍,“讓中國‘智能義肢’登上全球巔峰”的夢想,胡旭暉終于如愿以償。
今天的延續是為了明天更大的成功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胡旭暉的眼里,科研之路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載譽歸來的胡旭暉和他的團隊沒有半點陶醉,更沒有一刻停頓,迅速投入新一輪科研備戰,盡快把參加國際大賽成果,更好地轉化為培育發展科技助殘新質生產力,更好地對標全球、開闊視野、學習借鑒、取長補短,加快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融合。“我們的目標是讓中國造的智能義肢成為全球康復醫療領域的標準,為全世界的患者帶來希望和新生。”胡旭暉堅定地表示。
今后,胡旭暉團隊將深化與醫療機構、康復中心、生產廠家和受試志愿者合作,加快基礎研究成果向產品開發、市場應用轉化,推出質量更優、功能更強、靈活性、便捷性、適用性更好的新一代具身仿人型假肢手,為廣大截肢殘障人士帶來更多福音。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拼搏精神和創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