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性的升旗儀式和特別的開學日儀式,節點性的入學儀式、入隊儀式、成長儀式、畢業儀式……在常州市西新橋小學,通過長程設計讓儀式典禮滲透在教育教學中,讓每一位同學都在美好的儀式中得到心靈成長,為人生奠基。
西新橋小學副校長丁軍梅表示,該校架構了“幸福德育”體系,根據“大氣向上、自立堅韌”的學生培養目標,對儀式典禮進行整體構建,注重核心價值觀的滲透和中華文化傳承,更注重貼近學生成長需求。
在日常性儀式中,以“特別的開學日”為例,目前該校已經策劃了六次特別的開學日活動,形成了三大系列:繽紛假期課程、十二生肖(傳統節日)以及關注祖國盛事系列。通過“特別的開學日”儀式,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得到“我是校園小主人”的認同感,開啟新學期的期待感,樹立新學期的努力目標,在活動中獲得成長。
“節點性儀式則注重常規中的創新。”丁軍梅表示,每年9月,學校都會舉行一年級入學儀式,逐漸形成了“進入學門—凈手凈心—朱砂啟智—行拜師禮”等古禮儀式。加入少先隊,是兒童成長中的一大節點。為了推動兒童成長,該校從2016年起將以往的10月份入隊改為6月份入隊,并進行了長程設計。三年級的成長儀式,地點從校內走向了校外的東坡公園,讓學生們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畢業儀式則讓更多的學生參與自主策劃,從“校服接力”到“給一年級學生的禮物”再到班級團隊拓展活動、畢業研學活動,為畢業生留下最美的回憶。
丁軍梅說,這些工作的出發點是為了每一個兒童的成長。在實踐過程中,學生的個性得到了發展,自主合作、學習創新、社會實踐、解決問題以及耐挫能力等都有了明顯提升。 (吳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