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揚中磊金建材有限公司內,裝卸運輸廊道、38萬噸鵝卵石原料庫、20萬噸機制砂成品庫以及整個生產工藝過程均實現封閉式管理,揚塵在這里得到了有效管控。采訪當天風很大,記者在整個廠區走了一圈,沒有出現想象中傳統砂石行業灰塵漫天的情景。
這是鎮江市重點行業大氣污染治理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鎮江市通過協同推進行業轉型升級,控源頭嚴末端精準治污,日常監管結合專項整治等多種手段相結合,以行業“問題導向”引領產業“發展方向”,建材、制刷等行業企業全過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一定進展。
像磊金建材這樣狠抓源頭管控與末端治理的企業,在鎮江市還有很多。
在穩定達到2024年全面實施的江蘇省水泥行業地方標準的基礎上,鶴林水泥投入8000余萬元實施SCR脫硝設施改造,2022年3月起NOx排放濃度下降約40%。江蘇船港物流近年來累計投資近3億元,陸域布置4個8000平方米以上全封閉式物料堆場,11個直徑15米以上封閉式水泥圓筒庫,皮帶廊道安裝使用管狀帶式輸送機,實現承載段和回程段完全封閉輸送,源頭控制粉塵排放。江蘇科技大學、華夏制漆、屬地政府校企地三方不斷推進合作,研發適合制刷行業的水性涂料,目前60%以上制刷油漆已實現低VOCs含量水性涂料源頭替代。
與此同時,鎮江市還通過開展“散亂污”專項整治行動、優化日常監管方式、嚴肅查處環境違法行為,守護城市藍天。
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全市共完成整治工業“散亂污”企業1489家,關停取締700家,升級改造724家,整合搬遷65家,其中,建材行業274家、制刷行業154家。據統計,各類關停取締、整合搬遷類企業整治累計騰退土地1800余畝,騰出用能指標7600余噸標準煤,升級改造類企業實現NOx減排300余噸、VOCs減排200余噸,實現騰籠換鳥,行業規范集約發展。
建立污染源在線監測、用電監控、雷達熱點掃描、走航監測等非現場監管體系,散貨港口碼頭實現粉塵在線監測全覆蓋,并與交通運輸、生態環境部門聯網,對數據異常企業第一時間現場執法核查,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每日分析重點企業排放濃度和排放量變化情況,通過行業管理群通報,引導企業向標桿看齊,自主友好減排。
近年來,鎮江市累計查處建材行業項目未批先建、治理設施擅自停運、易產生揚塵物料露天堆放等違法案件133起,處罰金額1347萬元,查處制刷企業VOCs廢氣無組織排放違法案件6起,處罰金額31萬元,形成行業內打擊環境違法強大聲勢,倒逼企業落實治氣主體責任,加快轉型升級改造。
重點行業整治提升,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反復性的工作,需要常抓不懈。未來,鎮江市將持續在重點行業整治上下功夫,通過抓重點排放大戶、抓責任落實、強化激勵引導,持續守護“鎮江藍”。
據了解,鎮江市對包括建材行業在內的全市重點排放大戶排放狀況制定了A、B、C三級評價制度,建立企業排放量變化曲線庫,實時掌握重點企業污染物排放情況,“對于排放濃度或排放量大幅上升的企業,及時采取上門指導、約談提醒等方式督促企業落實落細減排措施。”市生態環境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鎮江市還將組織第三方技術團隊對磚瓦行業企業開展現場幫扶核查,對照其他地區同行業先進經驗,提出“一企一策”治理方案,督促企業按照治理方案抓好落實,助力企業全面整治提升。
與此同時,還將通過指導企業積極申報中央和省級生態環境專項資金,強化政府和金融機構協同,為企業積極爭取綠色信貸支持等方法,加大項目資金支持力度。通過樹立“干好干壞不一樣”的鮮明導向,推行差別化監管政策,對治氣水平領先,完成封閉式料倉、皮帶廊道改造的企業、港口碼頭企業實施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豁免。
本報記者 單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