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6m0m"></fieldset>
  • <strike id="86m0m"><input id="86m0m"></input></strike>
  • <fieldset id="86m0m"><menu id="86m0m"></menu></fieldset>
  •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蘇文明網 > 泰州 > 正文
    江蘇“最美巾幗人物”戴香蓮:創(chuàng)業(yè)領富路上,這朵“蓮花”分外“香”
    2021-03-16 15:04:00  來源:交匯點  

    交匯點訊 一句“巾幗不讓須眉”,在大地藍絹紡有限公司董事長戴香蓮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證:剛二十歲出頭的“丫頭片子”,只身勇闖廣交會,救活一爿小廠;深耕產品、品牌,擁抱工業(yè)旅游、文化旅游,在“絲綢之路”上不斷開疆拓土;關愛困難群體、關心創(chuàng)業(yè)青年,以持之以恒的贈人玫瑰換來手有余香。前不久,戴香蓮被授予江蘇“最美巾幗人物”榮譽稱號。

    闖出路

    勇闖廣交會,救活瀕臨倒閉小廠

    戴香蓮出生于水鄉(xiāng)興化一個普通農家。父母忙時務農,閑時販賣糧食,耳濡目染,戴香蓮打小就有生意眼光與伶俐口才。20歲那年,她進入興化絹紡廠工作,很快成長為化驗室主管。好景不長,由于產品單一、技術落后等原因,工廠面臨倒閉。就在這時,戴香蓮做出了一個冒險的、甚至是瘋狂的決定:接管絹紡廠,并承攬下工廠所有的債務。

    缺錢、缺技術、缺市場,設備簡陋,工廠舉步維艱。為了購買蠶繭,戴香蓮東挪西借,欠了一屁股的債。當年春節(jié),怕家人擔憂,她不敢回家;恐債主緊盯,她也不敢回廠。就在戴香蓮陷入困境之時,機會來了。1999年11月舉辦的廣交會上,有全國絹紡行業(yè)座談會,戴香蓮坐著綠皮火車不請自來,坐在會場最后一排。多次舉手示意后,這才獲得寶貴的發(fā)言機會?!拔襾碜越K興化最小的鄉(xiāng)鎮(zhèn),那里沒有公路,水網縱橫,是自古以來的魚米之鄉(xiāng)……”面對齊刷刷的目光,戴香蓮沒有絲毫怯場,“我的企業(yè)雖然很小,但品質很高。我們有低廉的勞動力,優(yōu)質的產品,最好的服務!”

    “香蓮勇闖廣交會”成了業(yè)界的一段佳話,更成了這個鄉(xiāng)鎮(zhèn)小絹紡廠的轉折點。剛從廣交會回來,大名鼎鼎的山東萊陽絹紡廠就簽了年供80噸桑綿球的合同,并打來200萬元預付款。隨后,無錫絹紡廠等行業(yè)巨頭接踵而至。企業(yè)員工也從之前的四十多人增至三百多人,一班制成了三班倒。

    走新路

    深耕產品品牌,“大地藍”叫響全國

    盡管工廠有了起色,但是,在絲綢這個技術密集型、文化密集型、時尚密集型、創(chuàng)意密集型的行業(yè)里,僅僅做桑棉球這類中間產品,顯然沒有競爭力。那會,戴香蓮不服輸的勁頭又上來了:“企業(yè)想要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做自己的產品,打造自己的品牌!”

    2003年,戴香蓮前往浙江考察,接觸到了蠶絲被,瞬間覺得眼前一亮??疾鞖w來,她當即注冊成立了大地藍絹紡有限公司,專業(yè)生產蠶絲被、蠶絲毯等高中低檔絲綢產品。她帶領團隊改進生產工藝流程,使桑綿球的原材料利用率提高15%,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對鍋爐進行改造,節(jié)約能源30%以上。大地藍牌蠶絲被先后被授予“中國名牌產品”和“國家免檢產品”,大地藍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等。2013年,公司又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如今,大地藍下轄7家子公司和分公司,在全國有180多家直營店和專賣店,形成了以蠶絲被、真絲睡衣、真絲絲巾等十大類300多個品種的蠶絲產品產業(yè)鏈,年銷售額超過7億元。從做產品、做品牌轉向做思維、做文化,大地藍還在探索。

    “下一步,我們將在全球范圍內整合資源,特別是人才資源,以優(yōu)秀的管理、設計、技術和營銷人才引領國際化品牌升級;引入互聯(lián)網思維、云思維,運用大數據技術,最大限度地準確獲取信息以引導產銷;以人為本,推進學習型企業(yè)建設,把大地藍建成一所人才學院等?!贝飨闵徍狼槿f丈,大地藍現(xiàn)在有了新的“小目標”,那就是“全國第一、國際名牌”。

    領富路

    傾情困難群體,工業(yè)旅游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戴總對我們困難群體的扶持是全方位的,這點讓我很佩服。”興化市千垛鎮(zhèn)東羅村村民馬保榮肢體殘疾,無法干重活。戴香蓮在當地辦了桑蠶養(yǎng)殖基地,與農民簽訂惠農合同,免費提供技術指導,常年安排技術員進行跟蹤服務,以保底價收購蠶絲,保證蠶農不受一點經濟損失,帶動了幾十戶像馬保榮這樣的殘疾人家門口就業(yè)增收,平均年收入4萬多元。

    農家的孩子最懂農民的苦。近二十年來,戴香蓮的企業(yè)吸納了許多年齡偏大的下崗職工;與當地多個鄉(xiāng)鎮(zhèn)結為村企幫扶對子,先后拿出50多萬元資助40多名貧困家庭子女完成學業(yè);捐資200萬元,支持“村村通公路”項目建設……鄒武俊是一家直播公司負責人,在困難時期是戴香蓮伸出援手,如今公司每個月銷售額都在上漲,“戴姐待我就如自家的親妹妹,她常跟我說,只要你不放棄,我就不會放棄你。”

    不僅如此,大地藍還通過工業(yè)旅游項目的開發(fā),推動鄉(xiāng)村振興,帶動村民致富。“工業(yè)旅游項目去年帶動千垛鎮(zhèn)旅游15萬人次,增加旅游服務業(yè)收入1800萬元,農副產品銷售收入450萬元。”興化市千垛鎮(zhèn)旅游辦主任沈永干興奮地說,鄉(xiāng)村振興,產業(yè)興旺是基礎,大地藍這種旅游經營模式,能夠將栽桑養(yǎng)蠶的一產與絲綢加工的二產,以及旅游服務業(yè)的三產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的產業(yè)融合,讓農民朋友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董鑫

    責編:秦春鳳
    下一篇
    聽新聞
    放大鏡
    點我回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