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短信、接電話、做臺賬、寫方案、策劃活動……這是宿遷市助殘志愿者協會會長王慧每天工作日志的內容。一年365天,她幾乎天天這樣忙碌著。
1998年,王慧懷揣夢想來到廣東闖蕩,之后在異鄉買房、結婚、落戶。“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在父母跟前盡孝。”王慧說,在外打拼的生活挺充實,卻沒能抽時間陪伴父母,這讓她心中十分遺憾,于是她賣掉房子回到宿遷。
回到闊別十年的家鄉,王慧一開始多少有些不適應,于是化名“三月陽光”,想通過網絡更好地了解家鄉。在后來幾年里,“三月陽光”給宿遷市許多殘障人士帶來溫暖。
馬文平是宿遷市一名殘疾獨居老人。“我原來靠給人修鞋謀生,后來因為腦出血,半邊身子不能動了,去哪都得靠個小板凳在地上‘拖’著走?!彼f,像買菜、理發、拖地、掃地這些在正常人看來再簡單不過的事情,自己做起來困難重重。
一天,馬文平在公園里遇到了王慧。“她當時主動過來說要幫助我,我還以為遇到了騙子。”馬文平說。讓他沒想到的是,王慧說到做到,不僅經常上門給他買菜、做飯,還委托其他志愿者幫他打掃衛生、定期理發。大伙兒一口一聲“馬叔”,更讓他感受到一種平等和尊重。
“一開始就是想獻愛心、捐款,彌補自己沒能在父母跟前盡孝的遺憾。”王慧說,她于2010年加入志愿服務行列,漸漸地,因為“三月陽光”這個ID在愛心人士中比較活躍、有了名氣,才組建了自己的志愿服務團隊。隨著活動越搞越多,她發現,相較于其他人群,馬文平這樣的殘疾人群體需要社會給予更多關注關愛。
2015年3月,王慧成立了全省首家專業的助殘志愿者協會。近幾年來,該協會策劃組織各類公益活動800余場,她個人志愿服務時長累計達6800小時,還打造了“牽著蝸牛去散步”關愛自閉癥兒童項目、“我是你的眼”關愛視障人士項目、“陽光下成長”關愛貧困殘疾人家庭子女項目等8項志愿服務項目。
“我是你的眼”這個項目,是由志愿者為視障人士當向導,帶著他們體驗宿遷的風景。起初有不少朋友擔心,組織這樣的活動會不會讓人誤會、不太理解?!爱敃r‘三月姐’比較有壓力,她問我們,究竟想不想去感受一下宿遷的美景?!币晃灰曊先耸拷榻B,他們雖然眼睛看不見,但十分渴望領略美好風景,“哪怕到自然界聽一聽風聲、在花叢中聞一聞花香也好!”
于是,王慧頂住壓力,和志愿者伙伴帶著視障人士去了三臺山、駱馬湖等當地知名景區。大家光腳踩在駱馬湖畔的沙灘上,感受著陽光、潮水,歡快的神情讓王慧久久難忘。這項活動開展5年來,共招募志愿者2500人次,幫助視障人士2.3萬人次,曾獲得“2019年江蘇省第四屆志交會金獎”。
短短幾年,宿遷市助殘志愿者協會不斷壯大,目前已是擁有4000多名注冊志愿者的省、市級優秀志愿服務組織,成長為省內助殘示范組織。
與此同時,前來尋求幫助的殘障人士也越來越多了?!霸趺窗压ぷ髯龅酶到y、科學?”宿遷市助殘志愿者協會積極參加宿遷市和宿城區殘聯、婦聯、團委組織的各方面培訓,鼓勵協會成員們學習探索更多新穎靈活的服務模式。
這些年來,宿遷市助殘志愿者協會先后被授予“全國志愿助殘陽光基地”“江蘇省優秀志愿服務組織”“江蘇省青年志愿者陽光助殘服務示范基地”“宿遷市明星志愿服務組織”等榮譽稱號。王慧個人榮獲“江蘇省優秀志愿者”等稱號,最近還被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明辦授予江蘇“最美志愿者”榮譽稱號?!?本報記者 孫旭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