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6m0m"></fieldset>
  • <strike id="86m0m"><input id="86m0m"></input></strike>
  • <fieldset id="86m0m"><menu id="86m0m"></menu></fieldset>
  •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蘇文明網 > 要聞 > 正文
    最美人物 | 戴永東:放飛無人機,守護萬里線
    2022-05-05 09:09:00  來源:新華日報  

    提起電力巡線工,就會想到電力工人跋山涉水,一步一步沿線巡查。如今,泰州全市5900公里的電力線路上空,每天都有無人機定時巡檢。一旦線路出現異常,無人機搭載的影像采集系統會第一時間把現場圖片傳回,供“電醫生”們“診斷”“施治”。

    從人工到智能,從“有人”到“無人”,打造這道獨特“風景線”的,是國網泰州供電公司運檢部智能運檢中心負責人戴永東。“一次次無人機‘放飛’的背后,是他為萬家燈火的默默堅守。”國網泰州供電公司副總工程師、運檢部主任姚建光介紹,戴永東是國內最早把無人機運用到電網一體化巡查的專家之一,他用科技創新讓傳統的電力運維檢修工從“藍領”變成“白領”,實現“機器替人”。他所率領的團隊獲得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6項、實用新型專利50余項,其中5項成果實現轉化,創造經濟效益3300余萬元。

    泰州供電公司運檢部智能運檢中心大院內的“機巢”裝置,就是巡線無人機的“家”,這是戴永東率先在國內研發建成的。戴永東自豪地說,一套機巢每天能自主起降、巡檢6次以上,實現“出入庫痕跡化、管理無人化”,足不出戶就可實現對輸電線路立體化巡檢和故障識別。

    “不創新,干不好工作。”戴永東說。目前,泰州供電公司人均運維線路長度全省第一。隨著國內無人機技術的進步,他創新提出“新輸電”的管理和運維理念,帶頭推進應用以“無人機本體巡檢”“可視化通道監控”兩大技術為核心的新輸電運維模式,讓巡線工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應用無人機技術后,巡檢效率提高4倍以上,實現了70%的缺陷識別和60%的數據分析人工替代率,徹底解決“人工+望遠鏡”的視角盲區,有效緩解了缺員矛盾。

    從設計到施工,再到運檢,戴永東干遍了線路工種的每一個崗位。當年的毛頭小伙現在已兩鬢斑白,作為一名從業33年的老電力人,戴永東現在是國網系統鼎鼎有名的“發明家”。人工清理線路上的異物費力耗時,效率低下。戴永東在無人機上搭載噴火器后,可方便地對異物進行噴火燃燒、迅速清理。搭載的照明、喊話、紫外、X光探傷等裝置,極大地便利了現場作業。

    2019年,戴永東帶領團隊赴西藏進行高海拔地區無人機自動巡檢技術應用實證研究,首次采用無人機自主巡檢“電力天路”,圓滿完成了精細化巡檢、測溫、激光掃描等工作,20分鐘就完成了當地原本兩天的巡檢工作,成功斬獲了全國電力金巡獎。應用無人機自動巡檢技術后,拉薩供電公司巡檢效率提升了10倍以上,線路故障發生率同比下降40%。

    2014年以來,以加速復合型、承壓型人才培養為目標,戴永東廣收門徒,因材施教。20多位徒弟在他的帶領下迅速成長起來,3人成為電力公司專業技術能手,3人榮獲泰州市“五一勞動獎章”。巡檢班組也由“作業執行單元”向“價值創造單元”逐步轉變,泰州500千伏輸電線路連續14年、220千伏輸電線路連續9年零外破故障。本報記者 趙曉勇

    責編:秦春鳳
    上一篇
    下一篇
    聽新聞
    放大鏡
    點我回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