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黃埔花木專業合作社,社長謝茗用她的誠信和愛心,帶領鄉親們走出了一條致富之路。作為一位成功的農民企業家,她深受鄉鄰尊敬。
謝茗出生于1959年,成長在“三年困難時期”,兒時的貧困生活讓她深知生活的艱辛。成年后,她與丈夫一起創業,從育豆芽菜、擺水果攤到開茶葉店,歷經多次嘗試,最終在花木種植領域找到了致富的路子。1999年,謝茗回到家鄉金壇區金城鎮聯豐村,懷揣著“幫助鄰里鄉親共同致富”的理想,建立了苗木基地。“我最艱難的時候,鄉親們又送菜,又幫著帶娃,還有借錢給我,讓我來創業。那時我就想,我要有條件富起來的話,一定要報答他們?!敝x茗堅定地說。
聯豐村是昔日遠近聞名的經濟薄弱村,謝茗為村民提供業務培訓和工作崗位。面對苗木種植過程中村民們最擔心的滯銷虧本問題,謝茗承諾:“放心,你們種,我包銷?!?聯豐村花木經紀人王建平回憶道:“謝大姐從我手上收苗十幾年了,一直高于市場價,就為了讓我多掙一點?!?/p>
2021年,謝茗參與的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道路擴建改造項目需要80多個花木品種,有人勸她在周邊收購苗木以減少運輸成本,但她卻固執地來回多跑數千公里,回鄉與60余戶花農簽訂收購合同。村民繆慧蘭一直念著她的好:“謝大姐寧愿虧自己的錢,也沒有虧過我們一分錢?!倍嗄陙恚谥x茗的帶領下,聯豐村的苗木種植面積超過3000畝,而她本人則累計讓利花農3000余萬元。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了幫助鄉親們真正實現致富,謝茗在合作社種植基地,手把手向村民傳授花木種植和管理技術,幫助他們提高種植水平和產量。對于有種植苗木意向的村民,她還從資金上給予幫扶。幾年下來,聯豐村每年花卉苗木銷售過億元,80多戶家庭脫貧致富,有16個村民成為合作社種植大戶和花木經紀人。她還鼓勵幫助有“闖勁”的村民到聯豐村及周邊承包土地,讓他們的生活從“田間勞作”轉變為“花間致富”。
對待村民,謝茗始終信守諾言,對待員工,謝茗更是仁義厚道。合作社社員李德勝透露,老板謝茗從來不拖欠大家一分錢工資,哪怕借錢也要把工資發給員工。有一年臨近春節,在上海虹橋綜合交通樞紐的項目工程中,甲方突然提出要將航站樓東側的通道改建成生態景觀護坡,那時的謝茗雖然面臨工人歸心似箭的情況,但為了保證工程質量,仍然開出100萬元的加班費,激勵大家加班加點,最終工程提前6天高質量通過驗收。
堅守信譽,不貪圖短期利益,為謝茗贏得了更加廣闊的市場。而在業務紅火的同時,她始終不忘回饋社會,20多年持續公益事業未曾間斷。她出資給村里修橋鋪路做綠化,促進苗木銷得更好;她主動送資金、送崗位、送市場,帶動村上貧困家庭脫貧;疫情發生后,她主動向常州市美德基金會捐贈20萬元,用于疫情防控工作。此外,她還設立獎優助困金資助100多位貧困學生,經“謝茗獎優助困獎學金”資助,胡瑞杰的孩子已順利考上南京財經大學,他為此感激萬分。從本村到本市,再到偏遠山區,公益路上,謝茗用于扶貧濟困、捐資助學、修橋鋪路的資金已超1000萬元。
謝茗的誠信和愛心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她榮獲江蘇省婦女“雙學雙比”能手、江蘇省道德模范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謝茗用她的實際行動詮釋了“誠實守信”的深刻內涵。她的故事激勵著更多的人在追求個人發展的同時,不忘回饋社會,幫助他人。
如今,花甲之年的謝茗,依然在帶領鄉親共富的道路上馬不停蹄地奔波忙碌著。“守護一份責任,踐行一份承諾,和老百姓一起過上好日子,才是我最大的幸福。”她說。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高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