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的常州經開區橫林鎮狄坂村,白墻黛瓦的聯排別墅在陽光下整齊排列,房前屋后花木扶疏,處處透著江南水鄉的韻味。村內水系縱橫,清澈見底,生態果園四季飄香。這個“全國文明村”正以文明為筆,繪就一幅鄉村振興的嶄新畫卷。
“通過宅基地改革,我們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71歲的老黨員朱斌福作為土生土長的狄坂人,親眼見證了家鄉的華麗蝶變。
2020年起,狄坂村啟動美麗鄉村建設,規劃新建328套公寓房和聯排別墅。如今,一期先行區已經建成,村民們先后完成裝修并入住,48歲的姚海江就是其中之一。姚海江說,老房是上世紀80年代建造的,雖然也裝修過,但仍存在潮濕陰暗、蚊蟲滋生的困擾;新房在同一片區,通過抽簽分配,面積更大,居住環境徹底改善。
在狄坂村,美麗鄉村建設不僅是居住空間的變化,更是文明實踐的生動演繹。狄坂村自建區籌備委員會主任朱紅燕介紹,一期工程建設中,村“兩委”班子經常召集村民代表一起討論,集思廣益。“在大家的建議下,室內樓梯加寬了,側門位置調整了,這些小細節的優化讓新房更合村民心意。”
“二期工程已完成前期規劃設計及勘探,進入施工圖繪制階段。”狄坂村黨總支書記朱逸飛介紹,項目涉及200余戶村民,將分東、中、西三片有序實施。鎮村主要負責統籌協調,從規劃到建設全程都由村民參與決策。在一期基礎上,村民們提出了更多優化建議,比如調整戶型和綠化空間、增設停車位等。黨建引領、村民自治的模式,讓狄坂村的宅改工作更加科學民主。
“村里的大事小情,村‘兩委’都會邀請村民代表一起商量。無論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村規民約修訂,我們都有發言權。”朱斌福說。這種協商機制,與狄坂村“德潤萬家”的品牌建設深度融合:村頭的“家風長廊”鐫刻著世代相傳的祖訓家規,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道德講堂”傳播著孝善故事,“最美庭院”“星級文明戶”評選激發著村民的向善熱情,鄰里之間互幫互助蔚然成風。
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狄坂村還采取一系列舉措守護家園,如垃圾智能分類讓村莊更加整潔,河長制巡護確保河水清澈潔凈。如今,村里污水處理率已達100%,河道綠化率、道路綠化率分別達到100%、96%。
村莊越來越美,來打卡的游客越來越多。在此基礎上,村里精心打造“一環四片十八景”農業旅游線路,將智慧農業展示、水鄉田園觀光、民俗文化體驗、瓜果采摘等項目串珠成鏈。“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優美的自然田園風光,為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朱逸飛介紹道。每到櫻桃成熟季,紅彤彤的果實像小燈籠般掛滿枝頭,不僅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更打響了狄坂村的特色品牌。
文化“活水”同樣滋潤著狄坂村的每個角落。元宵節的花燈、重陽節的糕點、自編自演的戲曲……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村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實。村里的戲劇團尤其活躍,他們在演繹經典的同時融入現代元素,讓傳統藝術煥發新生,吸引越來越多村民熱情參與。
從千年古村到現代文明典范,狄坂村的華麗轉身,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生動體現,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成功實踐。以全國文明村為新起點,狄坂村將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不斷續寫新篇。(何奕欣 夏晨希通 訊 員 沈佳 夏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