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風送爽,又逢重陽。這是一個登高賞秋的日子;更是一個尊老敬老、傳遞溫情的日子。連日來,全市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積極開展 “我們的節日?重陽” 系列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
慧守桑榆,安暖夕陽
在徐霞客鎮皋岸村,重陽節被賦予了法治的新內涵。法律顧問走下講臺,用最樸實的語言,將安全生產知識注入心田;剖析真實案例,為安全意識擰緊“思想閥”。這場活動不僅弘揚了敬老情,更織密了一張群眾身邊的安全防護網。


秋陽溫煦,灑滿人間。夏港街道景賢村精心開展了一場“閱見重陽情 健康伴家興”健康講座活動,來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志愿者圍繞老年人常見健康問題,開展了一場實用生動的健康知識講座。


隨著信息技術發展,詐騙手段不斷翻新,農村老年人成為詐騙分子重點目標。申港街道橫塘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通過開展“農村居民防詐騙指南”反詐宣傳,揭示詐騙分子的作案手法和套路,提醒老年人“不輕信、不轉賬、不泄露個人信息”。


情暖重陽,愛潤心田
在新橋鎮的“暖心服務區”里,秀珍愛心便民服務隊的愛心義剪、家電維修服務臺前排起了隊,老師傅們嫻熟的手藝和耐心的解答,解決了長者的日常“小麻煩”,傳遞了鄰里互助的“大溫暖”。


值此重陽佳節到來之際,青陽鎮普照村開展了義剪、量血壓等便民志愿服務,為所有村民發放了象征著吉祥如意的重陽糕點,大家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秋風送爽卻裹著絲絲涼意,澄江街道板橋社區天潮華都小區黨支部架起“紅色服務驛站”,將量血壓、測血糖、中醫問診等多項便民服務送到居民樓下,溫暖了百余名居民的秋日時光。


秋意漸濃,天氣轉涼,城東街道山源社區獨居老人們的家中卻暖意融融。每月固定的服務日,志愿者們都會準時上門,為特殊老人群體送去溫暖與陪伴。


指間生趣,共敘重陽
在周莊鎮“山泉有聲 詩話重陽”主題活動現場,歡聲笑語不斷。志愿者為大家講解了重陽節的習俗、重陽糕的由來和制作方法,并帶領大家一起復刻了《東京夢華錄》中記載的四味重陽糕。


“這是我第一次和孩子們一起做花,比買的花好看多了!”劉阿婆捧著花束笑得合不攏嘴。近日,顧山鎮李家橋村“老有”系列首期活動——“‘老有意思’暖重陽”熱鬧開啟。轄區老人與孩子們歡聚一堂,共度了一個充滿歡笑與溫情的下午。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為什么農歷九月九日叫做‘重陽’嗎?” 在云亭街道云上書屋 “我們的節日·重陽節”主題活動上,志愿者老師向大家講述“桓景戰瘟魔”的故事。制作重陽香囊環節,現場艾草香四溢,孩子們化身“小小手藝人”。


“秋葉寄情深”是這個秋天最浪漫的告白。近日,利港街道東支社區為大家精心策劃了一場文化盛宴。工作人員提前準備了各式各樣、色彩斑斕的落葉,長者們充分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將一片片普通的樹葉,通過拼、貼等方式,變成了一幅幅充滿童趣和藝術感的貼畫作品。



卷里春秋,靜閱時光
重陽節,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在歷史長河中積淀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華士鎮紅苗村組織開展的“重陽敬桑榆,銀齡心向黨”重陽節主題活動上,大家通過視頻進一步了解了重陽節的文化意義。老黨員王大爺感慨道:“聽了介紹才知道,重陽節有這么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們老年人更應該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小朋友們知道重陽節為什么要賞菊嗎?” 在璜土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里,閱讀推廣人王茜手持繪本《菊花蜜》,用生動的語言為老人和孩子們講述著重陽與菊花的故事,老人與青少年歡聚一堂,在秋韻與書香的交融中,共話重陽深情。


祝塘鎮石堰村組織開展的“霜華秋韻‘香’閱鄰里”主題活動,通過“讀、誦、辨、作”等形式帶著大家共赴一場兼具書香、詩意、雅趣與暖意的節氣之約。大家圍坐一起,擇一書而讀,在文字的海洋里徜徉,感受書本里的秋意與霜降之美。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近日,一場以 “孝親研學兩相宜,重陽溫情暖人心” 為主題的道德講堂活動在南閘街道溫情啟幕。活動通過誦經典、品溫情、傳心意、賞秋光、暖人心、送吉祥六大環節,讓參與者在沉浸式體驗中感悟孝德內涵,將敬老之情化為實際行動,為這個重陽增添了濃濃的暖意。


華彩銀齡,藝綻芳華
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月城鎮月城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已暖意融融、歡聲笑語不斷。志愿者和轄區文藝愛好者輪番登場,悠揚的戲曲唱段、歡快的舞蹈、接地氣的小品等,節目形式豐富多樣。老人們跟著節奏輕輕拍手,臉上堆滿笑容,現場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


長涇鎮文體活動現場暖意融融、歡聲陣陣。整場活動高潮迭起,16 個節目涵蓋舞蹈、球類、武術等多個類別,既有經典曲目改編,也有原創編排,充分體現了 “創新” 理念,彰顯了長涇鎮老年群體 “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的良好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