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海門文化街區一角。劉清 許凌 攝
本報訊(記者 侯繼軍 陳羚 通訊員 許凌 劉清)傳統與現代融合,煥發老城新活力。5月9日,靖江市“十四五”重點民生工程觀海門文化街區建成開放,成為展示靖江人文底蘊的全景式文旅新地標。
觀海門文化街區位于靖江老城區驥江東路以北、東興街以西,是靖江現存老建筑最密集、街巷格局保存最完整的區域,總建筑面積約6306平方米,通過“留、改、拆”,將歷史遺存與現代功能深度融合,不僅補齊老城公共服務短板,更以文化賦能居民高品質生活。
觀海門文化街區分西、東兩大功能區塊,西區塊以“尋根傳統”為主線,復原盛家大廳、荷花池、青蓮閣、止園學塾等歷史場景,通過藝術裝置與文化小品串聯起品茗院落、商業街巷與街角空間,打造“移步換景”核心風貌區。其中的青石板路與仿古建筑群相映成趣,再現老城煙火氣。東區塊聚焦“服務升級”,建設地面自行車停車位及地下車庫,有效緩解周邊學校、居民區停車壓力。同時以校園歷史圍墻、多層次植物景觀,營造“生態+人文”公共空間,滿足休閑社交需求。
民生為本,文化為魂。靖江市城建集團投資管理部規劃設計科科長陳凱介紹,街區秉持“小規模、漸進式、可持續”更新理念,最大限度保留原有街巷肌理,通過局部修繕、功能置換實現歷史街區活化。目前,街區80%的商鋪已完成招租,吸引文玩收藏、書畫創作、藝術培訓、文化直播等新興業態進駐,形成傳統技藝與現代商業共生的特色生態圈。
接下來,街區將整合文化體驗、藝術展覽、主題市集、品質餐飲等功能,定期舉辦非遺展演、文創沙龍等活動,同時開發文旅IP,實現歷史場景數字化重現,增強游客互動體驗,建成全景文旅商業示范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