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6m0m"></fieldset>
  • <strike id="86m0m"><input id="86m0m"></input></strike>
  • <fieldset id="86m0m"><menu id="86m0m"></menu></fieldset>
  •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蘇文明網 > 宿遷 > 正文
    老舊小區實現“顏值功能雙升級”
    2025-07-02 10:29:00  來源:宿遷日報  

    近年來,宿遷以系統規劃為引領、機制創新為保障,持續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小雨不濕鞋、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這些變化切實發生在市民的身邊。6月30日,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我市一些老舊小區增設了許多海綿設施,人居環境得到顯著改善。

    會“呼吸”的小區更宜居

    “現在下雨不怕踩水坑,小區的小花壇還能‘喝’雨水呢!”6月30日,記者來到宿城區銀河花園小區,居民陳女士指著小區內的雨水花園,語氣里滿是欣喜。

    據了解,銀河花園小區于2014年建成交付,共有住宅41幢、住戶1790戶。該小區此前存在基礎設施不完善、景觀綠植單一、缺少活動空間、雨污管網混接等問題。“以前下完雨,小區廣場上會留下許多水坑,給我們出行造成不便。”小區居民王祥亮表示。

    2023年,銀河花園小區啟動改造工程。“為有效解決小區的內澇問題,相關部門因地制宜在小區建設了雨水花園、下凹式綠地、雨水花箱等設施。在改造過程中,我們還向居民征詢改造意見,鼓勵居民深度參與。”銀河花園小區黨支部書記李海燕介紹。在管網改造方面,小區新建了430米污水立管、288米雨水立管,徹底解決了雨污管網混接的問題。

    如今,在銀河花園小區,隨處可見的海綿設施不僅能夠收集、處理雨水,還提升了小區整體環境,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讓居民豎起了大拇指。“小區具備了凈、蓄、滯、排等功能,實現了‘小雨不濕鞋、大雨不內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升。”李海燕說。

    銀河花園小區的“海綿化”改造,不僅讓小區實現了“顏值”的提升,更賦予了小區“呼吸”的生命力。

    “小海綿”改善居民生活環境

    “過去,只要一下大雨,我們小區的道路上到處都是積水、泥沙,出門都得踮著腳走。經過改造,這些問題得到了解決。前段時間下了一場大雨,我們小區道路上的積水很快就排完了,出行方便多了。”6月30日,在宿城區金港花園小區,居民趙女士滿臉笑容,對改造后的小區非常滿意。

    據悉,金港花園小區于2003年至2005年間陸續建成,總建筑面積10.25萬平方米,屬于典型的老舊小區。在改造前,該小區存在局部地面積水、雨污管網混接、景觀品質差、公共空間缺失等問題,居民的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受到較大影響。

    宿遷市住建局在改造該小區的過程中,融入海綿理念,優先理順排水系統,解決雨污管網混接、內澇積水等問題。與此同時,宿遷市住建局還結合新增停車位、擴容活動空間、改造景觀等需求,打造“海綿+停車空間”“海綿+活動空間”“海綿+景觀軸線”等多種融合模式,因地制宜建設簡易式雨水花園、高位花壇等設施,實現小區雨污分流、排水能力提升、居民需求有效滿足等多重目標。

    老舊小區“海綿化”煥發新生機

    6月30日,記者走進宿城區康庭茗苑小區,映入眼簾的便是造型美觀的雨水花園、郁郁蔥蔥的下凹式綠地以及透水道路。

    據悉,康庭茗苑小區占地8.3公頃,改造前,每逢雨天便會出現積水問題,影響居民出行。2023年,宿遷市住建局對該小區啟動改造工程,新建230米污水立管、115米埋地管,徹底實現雨污分流。同時,宿遷市住建局還鋪設了4400平方米植草磚,建設1000平方米雨水花園和1200平方米下凹式綠地,讓雨水自然滲透、凈化,從源頭解決內澇問題。

    改造過程中,康庭茗苑小區不僅注重功能提升,更將海綿設施與居民生活需求緊密結合:80處雨水花園既能過濾雨水,又能美化環境;透水停車位讓居民出行更加便利。“過去下雨天小區里到處都是積水,經過改造,小區的排水功能得到了提升。雨過天晴,孩子玩耍、老人活動都方便多了!”該小區居民王先生滿意地說。

    “我們還會利用海綿設施收集的雨水灌溉綠植、沖洗道路,這非常實用。有了這些海綿設施,康庭茗苑小區告別了內澇積水、雨污混流帶來的困擾,5000余名居民迎來了宜居舒適的新生活。”該小區物業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手記 記者從宿遷市住建局獲悉,2021年,宿遷成功獲評“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并出臺了《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借此契機,宿遷全面推動海綿城市建設,統籌規劃了238個海綿城市示范項目,目前已全部完工。在社區建設方面,宿遷持續推動百余個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改造工作,目前已完成60余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在走訪中,記者了解到,一個又一個海綿項目的落地,為市民的生活帶來實實在在的福利。相信在未來,宿遷會用更多的“海綿空間”串聯起城市的“山水人文”,不斷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感。

    本報記者 顏靖堯 朱婉菁

    ■ 實 習 生 倪子文

    責編:秦春鳳
    上一篇
    下一篇
    聽新聞
    放大鏡
    點我回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