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是城市基層治理的基本單元,是做好群眾工作的“最后一米”。今年以來,宜興全面落實“黨建引領、網格夯實、力量下沉、資源激活、數據賦能、三治融合”的總體要求,全面構建“支部進小區,有事找支部”城市治理新格局,推動“陌鄰”變“睦鄰”,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黨組織建好建強,推動紅色力量凝聚在一線
住宅小區被稱為城市的“細胞”,也是基層黨建的“神經末梢”,宜興依托“紅網格”建設成果,優化設置315個小區黨支部,選取20個不同類型的鎮街小區,進行重點探索、創出經驗。90%以上的支部書記由社區黨員班子成員擔任,吸納1055名有威信、有能力的小區黨員進入支委班子,選配2100余名黨員樓棟長,充實工作力量。
為建設一支堅強有力的小區治理人才隊伍,宜興成立全市社區工作人才培養聯盟,舉辦小區黨支部書記示范培訓班,常態開展“頭雁領航微論壇”等活動。同時,因地制宜建設小區黨群服務驛站,在商品房小區重點用好空置房屋,在安置小區優先升級公共服務場所,在老舊小區改造中統籌考慮驛站規劃建設,融入“老黨員工作室”“天使驛站”“青年之家·V站”“陶都木蘭家驛站”“青年友好藝術空間”等功能,納入全市黨群服務矩陣管理。目前,宜興已高標準建設黨群服務驛站31個。
此外,宜興還通過在小區設置黨員先鋒崗、組建黨員先鋒隊等方式,推動黨員干部主動亮身份、作承諾,以“最小單元”守護“最大平安”。在防汛防臺風期間,6000余名小區黨員積極投身第一線,共同筑牢“紅色防線”。
集聚優勢資源,“暖心小區”住出幸福感
宜城街道優湖美地將舉辦首期“優湖之聲”直播活動,新街街道南郊花園將舉辦“書香暖冬·知識共享”活動,屺亭街道廣匯花苑一期將開設紅色先鋒公益集市,新莊街道景湖人家A區將舉辦“悅運動·越健康”全民太極健身活動,芳橋街道芳南苑將組織走訪慰問特殊人群,丁蜀鎮雙龍依云小區將舉辦小區“健康行”義診……翻看近兩個月“宜七來·睦鄰服務日”清單,和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各類服務活動精彩紛呈。為持續深化“把支部建進小區”工作,構建小區黨支部引領下的多方聯動服務體系,宜興將每月7日定為小區黨支部“宜七來·睦鄰服務日”,開展各具特色的服務活動,充分發揮小區黨組織的牽引作用,深度整合各類資源,為居民提供更加精準、貼心的服務。
為此,宜興全覆蓋亮出“需求、資源、服務”三張清單,系統推進“先鋒行動進小區”“聯合執法進小區”“銀發先鋒進小區”“紅色合伙人”等制度,推動150余家市級機關、愛心商鋪、社會組織與小區黨支部結對共建,針對性開展政策宣傳、公益講座、便民服務、文體娛樂等特色服務1600余次,惠及居民群眾超12萬人次。
立足服務高效化,推動“五吹哨、五報到”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機制向小區延伸,構建“小區、聯合執法站點、鎮街”三級吹哨體系,小區黨支部負責處置鄰里糾紛、宣傳法規政策“文明哨”,聯合執法站點負責處置違停違建、清理綠地圈占“執法哨”,鎮街負責處置消防隱患、空間侵占等重點難題“攻堅哨”,累計辦結各類吹哨事件460余起。
搭平臺暢渠道,激發小區治理新活力
“我通過書記接待日活動向黨支部書記反映,不少年輕人因誤時投放,將垃圾丟在分類房旁邊,嚴重影響環境。后來小區黨支部多次組織包括環保部門、業主委員會、物業黨員代表在內協商討論,最終制定方案,將居民的小微訴求及時化解,非常好!”家住紫金名都小區的蔣阿姨介紹。據了解,截至目前,該小區黨支部通過書記接待日活動已成功解決停車、門禁卡老化、綠化管護等問題12項。
緊緊圍繞解決居民的急難愁盼問題,把服務小區居民的各項工作做深做細做到位一直是宜興“把支部建進小區”工作的初衷。為建立起全方位、多層次的居民訴求辦理渠道,宜興線上開發小程序,實現“一鍵找書記”“一鍵找物業”“一鍵反饋問題”,線下開設“書記工作室”“書記接待日”,全方位了解民生訴求。居民反映較多的小區充電樁增設、停車位增劃等“微幸福”項目,目前已完成760余項。小區黨支部還通過挖掘小區內網絡主播、律師、企業負責人等能人,搭建“樓棟議事會”“廣場懇談會”等載體,涌現“東郊夜談”民生答疑會、“優湖之聲”居民直播間等特色品牌,全市城市管理類、物業服務類12345熱線量分別同比下降50%、22%。
未來,宜興將繼續從嚴從細抓好小區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充分集中在職黨員、青年志愿者、社會組織等優勢資源,升級迭代“睦鄰服務日”“吹哨報到”“聯合執法進小區”等機制,辦好惠老助餐、幼兒托育等“一老一小”民生實事,推動“把支部建進小區”邁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
□ 本報記者 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