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6m0m"></fieldset>
  • <strike id="86m0m"><input id="86m0m"></input></strike>
  • <fieldset id="86m0m"><menu id="86m0m"></menu></fieldset>
  •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蘇文明網 > 南京 > 江北新區 > 正文
    沿江街道:基層黨員冬訓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擦出最美的火花
    2021-03-05 17:47:00  來源:江北新區文明辦  

    自2020-2021年度基層黨員冬訓工作開展以來,南京沿江街道聚焦“建黨100周年”,著眼為民服務,引導黨員干部提升能力本領,將黨員冬訓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相結合,精心策劃組織各項活動,創新冬訓模式,激發冬訓活力,為基層黨員量身定制“思想大餐”,在文明實踐上下功夫,增強黨執政為民的深厚群眾基礎,全力助推街道經濟社會發展,為打造美麗幸福新沿江提供支撐。

    冬訓+陣地打造,打卡學習的前沿陣地

    依托11個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打造線下冬訓體驗館,讓有形陣地成為基層黨員理論學習的新地標。

    建強理論宣講平臺,傳承紅色基因。結合建黨百年的關鍵節點,組建由退休黨員、百姓名嘴、青年干部等組成的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隊,發揮冬訓陣地的宣傳教育功能,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理論宣講平臺建設。開展“我是冬訓宣傳員”、黨史專題講堂等宣講活動,以建黨100周年時間軸為主線,挖掘紅色文化資源,打造旭日社區黨史館、村史館,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融入紅色文化。

    黨員冬訓助力四點半課堂。功課輔導、紅色故事會、書法課堂、科普知識......各社區紅色志愿服務隊退休黨員志愿者在每天的四點半開始上崗了。孩子放學,父母還沒下班,四點半課堂解決了部分雙職工家庭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托管問題。四點半課堂是沿江街道一直以來的為民服務老品牌,深受轄區家庭的喜愛。今年,各社區將紅色故事宣講、弘揚傳統美德、優秀文化傳承融入四點半課堂,激發青少年愛黨愛國熱情,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筑牢青少年精神支柱,引導他們爭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冬訓+志愿服務,防控“疫”線的美麗身影

    2020-2021年基層黨員冬訓遭遇新冠疫情反復,沿江街道將參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務作為黨員“冬訓”的必修課,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擔當精神和過硬作風,在抗擊疫情的各條戰線上迎難而上、沖鋒在前,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阻擊戰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我是一名物業黨員,小區大門我來守”、“我是一名社區黨員,排查登記和宣傳引導工作我來做”、“我是一名外地黨員,我動員單位的外地同事就地過年”、“我是一名退休黨員,孩子在外地,今年我來做他的工作,我們也趕一趕時髦,網上視頻過個年”........轄區黨員群眾在各黨組織的號召下,聽從指揮,發揮作用,構筑起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展現出新時代志愿者的優良作風和崇高境界。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因為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很多人選擇了“就地過年”。面對做好春節疫情防控、保障轄區居民生活需求提出的新要求,街道各級黨組織積極做好政策宣傳,加強假期崗位值守力度,堅持用實際行動踐行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

    黨員志愿者編撰快板《留在沿江過大年》,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表現形式讓“就地過年”的沿江人快樂過大年。

    春節假期,全街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崗位24小時不打烊,堅守服務崗位,黨員志愿者們用堅守的方式度過一個特殊的春節。轄區65個居民小區,12個居民組,2個商業綜合體,1條商業街,數百家飯店、商鋪嚴格落實防控要求,保障31萬居民群眾安全、健康的過好中國年。更有一批書法愛好者,為轄區黨員群眾送去春聯。志愿者把群眾“感黨恩·頌黨情”的思想融進春聯里,群眾把祈愿生活美好、祖國富強的祝福貼在家門口,現場一片歡慶、祥和的景象。

    冬訓+文明倡導,城市治理的有力保障

    “就地過年養成好習慣,垃圾分類不停歇”、“在家分好類,定時出門投”、“歡樂過大年,垃圾分好類”......醒目的垃圾分類宣傳標語或懸掛在小區的進出口,或滾動播放在電子屏上。

    今年與往年不同,國家號召“就地過年”,春節期間留在沿江過年的居民群眾大大增加,進而帶來生活垃圾數量也隨之大量增加。沿江街道提前做好謀劃,將垃圾分類工作融入黨員冬訓,通過桶前值守、宣講分類知識等活動,幫助居民養成了生活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共同做好垃圾分類工作。

    “今年春節,我們響應政府號召,第一次全家留在沿江過年。小區里燈火通明,肯定有很多人和我們一樣,都選擇了留下來過年。本來還擔心產生的垃圾太多,會影響處理。當看到垃圾房周邊干干凈凈,志愿者在那有序的整理垃圾桶時,一個干凈整潔的小區讓我更加有了歸屬感”、“我平時就有垃圾分類的習慣,出門之前整理好,出門之后分類投放,維護小區環境是我們大家共同的責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到現在,很多居民已經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垃圾分類已成為沿江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逐步從主管部門的監督指引,向廣大群眾的自覺分類展開。

    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文明新風。春節是中華民族闔家團圓、喜慶吉祥的盛大節日,也是節前祭祀先祖、寄托哀思的重要時節。按照風俗,人們會上墳燒紙、燃放鞭炮,祭奠逝去的親人,表達思念之情。為倡導文明新風,有效遏制火災發生和避免人群聚集,讓大家度過一個平安祥和、低碳綠色的春節,黨員志愿者率先垂范,做文明新風引領者。對不文明祭祀行為進行勸阻和制止,向焚燒紙錢的群眾講解宣傳焚燒冥幣祭品的危害,號召群眾移風易俗,文明祭奠,自覺維護城市環境,并在勸離群眾后及時對焚燒垃圾進行清理,呼吁居民群眾文明過節,綠色過節,共同守護美麗家園。

    冬訓+文明表彰,先鋒模范的示范引領

    最美物業人在堅守防疫一線、推進垃圾分類、破解小區難題、探索管理創新等方面做出積極的努力。沿江街道紅色物業工作自天潤城13街區到物業黨建工作全覆蓋,轄區物業人、物業黨支部、物業黨員強化大局意識,堅持黨建引領,做到站好位、不缺位、有作為。把堅持疫情常態化精準防控和做好應急處置相結合,守住小區安全底線。

    “紅·沿”最美女性在疫情防控、防汛防澇、文明創建、人口普查等重點工作中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立足崗位,拼搏進取,弘揚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時代女性精神,展示了轄區女性崇德向善、至情至美的巾幗風采。

    最美沿江人在打造江北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征途中發揮積極作用,提升“沿江速度”。2020年,各行各業涌現出的杰出代表助推街道凝聚奮進力量,經濟實力、社會環境朝著更高質量邁向。2021年,沿江人將繼續堅持政治引領,凝心聚力、真抓實干,以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過硬的本領、更加飽滿的熱情,奮力開創沿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努力描繪“強富美高新沿江”新畫卷?。ń毙聟^文明辦)

    責編:孫婷婷
    上一篇
    下一篇
    聽新聞
    放大鏡
    點我回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