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6m0m"></fieldset>
  • <strike id="86m0m"><input id="86m0m"></input></strike>
  • <fieldset id="86m0m"><menu id="86m0m"></menu></fieldset>
  •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蘇文明網 > 南通 > 正文
    織密“微網格”激發基層治理活力
    2024-09-27 09:45:00  來源:南通日報  

    “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辦,黨員入網格,服務大小事,我們作為黨員干部肯定要帶頭干、跑在前?!苯?,在南通市三橋社區“搭把手”志愿服務隊成立儀式上,社區黨委書記李菊紅表示。

    崇川經濟開發區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微網格”管理新模式,通過“一網到底”疏通“基層經絡”,“多網合一”激活“治理細胞”,以“微網格”撬動“大治理”,有效打通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織密“微網格” 拓寬服務半徑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崇川經濟開發區始終堅持發揮網格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全力探索黨建引領網格治理新思路,將支部建在網格上,黨員沉入網格中。按照專業力量“一員多格”、聯動力量“一格多員”原則,在專職網格員全部配備到位的基礎上,吸收黨員干部、“五老”人員等擔任“微網格”聯絡員。完善“三官一律”進網格和在職黨員“下沉一線”長效機制,形成“1+3+N”網格力量體系,讓網格中的先鋒力量活躍在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

    同時主動延伸服務半徑,在群眾家門口筑起“小而精”“多而美”的紅色堡壘,運用網格驛站、紅色涼亭等為民服務新陣地,為轄區群眾提供政策宣講、法律援助、矛盾糾紛等服務,通過以點帶面有效覆蓋,把貼心服務送到離居民最近的地方,送到群眾心坎上。

    凝聚“微力量” 激發自治活力

    “這樣的微改造太好了,不但解決了我們的需求,還美化了環境,原先那些舊沙發終于可以撤掉了。”“建議座椅材質選擇防腐或金屬材料。”在同和嘉苑二期的網格黨群服務站里,居民代表、網格員們正在召開“紅網格”議事會,就小區增裝休閑長椅事宜展開熱烈討論,這是崇川經濟開發區探索黨建引領基層自治的縮影。

    作為擁有21個社區、57個小區的“大街道”,崇川經濟開發區居民數量多、需求多樣,社區工作面廣量大,治理難度高。為激發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崇川經濟開發區通過“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紅色議事廳”、“紅網格”議事會、文明實踐積分兌換等形式,不斷深化居民主人翁意識,讓居民當家、幸福加碼。今年年初以來,崇川經濟開發區已開展居民自治活動30余次,帶領、鼓勵更多居民有序參與社區治理,實現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爭做文明新風尚的傳播者、踐行者。

    暢通“微循環” 實現幸福滿格

    “你們經常進行電瓶車安全巡查,真不容易。”同和嘉苑居民老葛對“搭把手”志愿服務隊的成員們連聲點贊。

    群眾之事無小事,網格之內見真情。依托“大黨委”運行機制,崇川經濟開發區始終堅持以群眾問題為導向,持續發動轄區共建單位、黨員先鋒服務隊、紅色社區組織等多方力量參與群防群治,讓基層治理的“難點痛點”成為人民群眾的“幸福支點”。

    崇川經濟開發區三橋社區在冊有近3500輛電動車,為防止違規停放、違規充電等問題的反彈,社區黨委依托“黨建+紅色網格+志愿服務”治理體系,以微網格員為骨干,召集在職黨員、紅管家、居民志愿者等成立“搭把手”志愿服務隊,通過“定期巡查+及時清理”,織就一張一呼百應、連點成片的“平安網”。截至9月,“搭把手”志愿服務隊開展巡查走訪36次,累計服務時長達40多個小時,上報和處理飛線充電、電瓶車上樓等問題19件,服務300余人次,社區居民滿意度、安全感得到提升。

    (作者黃敏敏)

    責編:朱劍
    上一篇
    下一篇
    聽新聞
    放大鏡
    點我回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