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月圓人更圓。打月餅、做手工、開展趣味活動、為特殊群體送去慰問品……淮安市各地群眾以不同方式慶祝中秋佳節,盡享豐富的“精神文明大餐”。
“我們代你陪爸媽”
■融媒體記者 秦艷艷
通 訊 員 于瑞紅
“與鄰居一起過中秋,我非常高興!”今年57歲的程麗軍是清江浦區清江街道施家橋社區的一位居民,因孩子在外地工作,她在社區度過了一個難忘且開心的中秋節。
“提前祝愿大家中秋節快樂……”近日,由市慈善總會、市小善公益志愿者協會黨支部、施家橋社區主辦的“我們代你陪爸媽”喜迎中秋佳節一起團圓公益活動在施家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行,施家橋社區黨委書記田馬軍的祝福讓大家心里暖暖的。田馬軍介紹,為了讓社區老黨員、獨居老人、空巢老人、困難家庭、殘疾人家庭等度過一個難忘的中秋節,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懷,社區工作人員半個月前就聯系友好共建單位和公益組織,策劃并組織該公益活動。
活動中,大家在歡聲笑語中制作冰皮月餅。平時喜歡做糕點的程麗軍做得又快又好,她索性為大家示范月餅制作的詳細步驟。看似簡單的工序,第一次制作月餅的居民練習了多遍,最終一個個心儀的月餅出爐。除了制作月餅外,參加活動的居民每人都收到了社區及愛心企業提供的食用油、湯圓等中秋大禮包。
共話團圓過中秋
■融媒體記者 王 磊
通 訊 員 牛日芬 費清麗
近日,清江浦區水渡口街道福州路社區網格睦鄰驛站里歡聲笑語,社區黨員、群眾歡聚一堂,品月餅、制團扇,大家在動手實踐中感受節日的溫馨和傳統文化的魅力。
活動伊始,社區工作人員準備了各式精美的月餅,居民們一邊品嘗美味的月餅,一邊分享自己關于中秋的故事和回憶,歡聲笑語中,鄰里之間的感情也在持續升溫。吃完月餅,工作人員為大家分發空白的團扇、各式花飾以及制作工具,詳細講解團扇的歷史背景、文化意義,隨后一邊演示一邊講解制作技巧。大家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意和想象力,挑選自己喜愛的花飾,精心布局扇面,不一會兒,一把把各具特色的團扇便就好了。大家表示,本次活動很有意義,不僅豐富了業余生活,還增進了鄰里感情,營造了歡樂、溫馨的節日氛圍。
萌娃的趣味中秋
■融媒體記者 高婷婷
通 訊 員 祝雯雯
單 珊
“你們知道嫦娥姐姐嗎?”近日,清江浦區閘口街道石橋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閘口街道社工站來到轄區的一所早教園,為小萌娃準備了一場豐富有趣的“中秋之旅”。
社工身著漢服,生動形象地向小萌娃們介紹中秋節的起源、神話傳說以及傳統習俗。孩子們睜著大眼睛,聽得津津有味。“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神話故事,激發了孩子們對中秋節傳統文化的探索欲。在社區志愿者和家長的共同帶領下,小萌娃們首次嘗試親手制作月餅。小小的面團經過孩子們小心翼翼地揉、搓、壓,變成了一個個小巧玲瓏的月餅。“月餅圓圓的,月亮也是圓圓的。”“那這就是月亮的味道啦!”小萌娃興奮地舉起自己的作品,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現場節日氛圍濃烈而歡快。
“以漆為筆,以水為墨……”小萌娃們還跟著社區志愿者體驗漆扇制作的樂趣,探尋非遺魅力。隨著空白扇面慢慢浸入漂漆,或旋轉、或輕搖,水波蕩漾間,流云變幻的花紋競相展現,成就了一面面絢麗的漆扇。“對于孩子們來說,這不僅是一次簡單的手工制作活動,更是一次傳統文化的親身體驗。”家長們表示,通過親手制作月餅和漆扇,在孩子們心中留下了中國傳統節日的印記。
中秋家宴情意濃
■融媒體記者 秦艷艷 通訊員 李 榮
“漁樂無窮”垂釣、趣味投壺、射箭、“交通標志知多少”套圈、玩轉陀螺等游戲,吸引大家積極參與。近日,淮安生態文旅區福地路辦事處綠地社區舉辦“月滿中秋 歡樂同享”暨綠地社區第九屆中秋家宴活動,社區老人和孩子同享歡樂,同過中秋。
活動中,水中五彩斑斕的“小魚”吸引了小朋友們的目光,“趣味投壺”受到了社區阿姨們的青睞。另一邊,“交通標識知多少”套圈游戲也吸引了不少老人和孩子參與,一張印滿各種交通標識的圖紙鋪在地上,大家套中“標識”后,交警同志隨即解釋標識的含義和可能出現的場景。幾輪下來,大家認識了不少交通標識,增強了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到了中秋家宴環節,月餅、芋頭、花生、水果……老人和孩子們共同品嘗,現場其樂融融。
“社區就像一個大家庭,本次活動使‘家庭’的成員更親近,并進一步感受到社區的溫暖和關懷。”綠地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薛梅表示。
兔子餅里話中秋
■融媒體記者 高婷婷 通訊員 潘 強
日前,清江浦區清浦街道四季青社區將居民們組織到一起,看演出、折花燈、做兔子餅,以書法寄團圓,在談笑間感受別樣的中秋情。
活動當天,活動室里節日氛圍濃厚,居民有的在觀摩書法家揮毫潑墨,有的跟著專業老師折荷花燈、制作月餅、兔子餅,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看到老師做兔子餅,我的思緒一下子回到了小時候。”居民張女士說,在她的記憶里,每逢中秋節,母親都會早早地起床,蒸月餅、蒸兔子餅,再煮上一些菱角和花生,留著晚上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賞月的時候吃。張女士饒有興趣地跟著專業老師學習,將面團揉勻,巧妙地捏出一個個兔子的形狀。
現場不少居民和張女士一樣被軟萌的兔子餅吸引,她們圍成一圈,目不轉睛地看著專業老師熟練地操作。大家盡情發揮想象力,捏出了形態各異的兔子餅。大家邊制作邊聊天,分享自己兒時過中秋的趣事,討論中秋佳節的傳統習俗,其樂融融。
傳統文化魅力足
■融媒體記者 張金宇 通訊員 陳熙文
日前,清江浦區清江街道新民路社區組織居民做花燈、DIY月餅,居民們在手工制作中感受濃濃的節日氛圍,共同度過溫馨又快樂的中秋佳節。
在新民路社區活動室,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的大學生志愿者們身穿漢服,為小朋友們講解花燈文化,并教小朋友們制作花燈。經過裁剪和折疊拼貼,一盞盞獨具特色的花燈在孩子們手中逐漸制成。在月餅制作環節,老、中、青不同年齡段的居民紛紛參與其中,合作完成搟皮、包餡、壓制印花等流程,制作出一個個造型別致的月餅。
此次中秋活動不僅讓居民們體驗了穿漢服、做花燈、DIY月餅的樂趣,還激發了居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增強了社區凝聚力。
“打好月餅送給您”
■融媒體記者 何劍峰 通訊員 徐文青
揉餡料、包冰皮……日前,淮安生態文旅區福地路辦事處森林公園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6歲的譚宜航小朋友,化身小廚師,精心制作著精美的冰皮月餅。他知道,他和鄰居們一起制作的月餅,將會送給社區的快遞員、保安、環衛工人。
當天,森林公園社區老黨員和志愿者牽手“一老一小”開展“濃情中秋 ‘月’來‘月’好”冰皮月餅手作活動。活動中,志愿者為小朋友們介紹中秋節的來源與風俗習慣。小朋友們聽得津津有味,跟著志愿者唱起了關于月餅的歌謠。到了月餅制作環節,更是熱鬧非凡。社區黨員志愿者、網格員、孩子們一起揉面團、包餡、放在模具內按壓成型。現場笑聲不斷,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氛圍。不一會兒,各式各樣的月餅便在大家的巧手中誕生了。
大手牽小手,在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的帶領下,小朋友們分成多個小組,走訪社區高齡老人、困境家庭,尋找服務社區的外賣小哥、保安、環衛工人。“沒想到社區會帶著孩子們給我送祝福。”保安陳華勝笑容可掬地說。
“一起動手,分享美味與快樂,傳遞祝福。”森林公園社區黨委書記王蓉說,本次活動不僅是增添節日氣氛,更在社區里傳遞愛,讓社區的每一位居民都感受到愛與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