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又逢重陽。10月29日下午,和平鎮三閘村文明實踐廣場上人頭攢動,暖意融融,一場以“情暖重陽 文明同行”為主題的清江浦區第四季度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文明實踐集中活動在這里溫暖上演。市、區14家“三下鄉”成員單位、文明單位及公益組織攜手,共同為當地村民獻上了一份集文藝、科普、義診、便民服務于一體的“節日禮包”。



文藝演出頌重陽
活動在熱烈的掌聲中拉開帷幕,臺下已坐滿了前來觀看的村民。舞臺上,演員們精神飽滿,以悠揚的戲曲唱段歌頌孝道親情,用幽默的小品演繹家風故事,歡快的歌舞更是點燃了全場氣氛,隨后,情景表演《劉老莊永遠的番號》、小品《麻辣婆媳》等節目更是將匯演推向高潮。臺下,七十八歲的王大媽笑得合不攏嘴,她指著舞臺說:“戲唱得好,這節過得真熱鬧!”歌聲、笑聲、掌聲交織在一起,匯成了一曲動人的敬老愛老交響樂。


科普攤前解難題
與文藝演出的熱鬧相呼應,一旁的生活科普區彌漫著濃厚的“實用氣息”。清江浦公安分局民警馬草洋正拿著宣傳冊,用當地方言向幾位老人耐心講解“冒充子女求救”“保健品詐騙”等常見騙局,老人們聽得頻頻點頭。一旁的區科協服務點也圍滿了人,工作人員王瑞正向群眾分發《高血壓自助防治方案》等科普讀物,貼心講解日常保健常識。在中國人民銀行攤位前,工作人員手把手教老人們如何使用智能手機進行線上繳費,以及識別詐騙鏈接。“原來點開這種鏈接錢會被轉走啊,今天可算明白了!”剛聽完講解的李奶奶恍然大悟地說道。一番番耐心地講解和實用的指導,切實為老年群眾的安心生活筑起了一道防護墻。



義診臺前詢健康
“大爺,您血壓偏高,而且腿部浮腫,一定要盡快去醫院做個全面檢查。”在義診區,來自市中醫院和市第三人民醫院的專家們剛一落座,便被村民們團團圍住。醫生們耐心細致地詢問病史,仔細翻閱村民帶來的既往檢查報告,提供專業的診療建議和日常調理方案。一旁的血壓、血糖測量點前排起了小隊,醫護人員一邊熟練操作,一邊溫和叮囑:“阿姨,餐后血糖要控制,甜食要少吃點呀!”細致地檢查、關切的問候,讓每一位前來咨詢的老人都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關懷與守護。


便民服務零距離
廣場四周,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攤位構成了一個充滿溫情的“便民集市”。在免費理發攤位前,讓愛啟航公益團隊的志愿者們手中的剪刀上下翻飛,一位位老人片刻間便煥發出清爽的精神面貌;中國移動的志愿者則在耐心輔導老人如何與遠方的兒女視頻通話;傳統文化攤位也吸引了大量群眾參與,體驗重陽節佩戴香囊、品嘗重陽糕等習俗。此外,市中級人民法院、淮安海關、區司法局、區醫保局等單位也分別設立了服務點,為村民提供普法宣傳、衛生知識講解、法律咨詢和醫保政策解讀等服務。 一個個“紅馬甲”穿梭在人群中,成為秋日里最溫暖的風景。


此次“三下鄉”活動聚焦重陽敬老主題,將形式多樣的暖心服務打包送到基層,不僅弘揚了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更以實實在在的舉措提升了村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讓文明實踐的暖流浸潤千家萬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