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6m0m"></fieldset>
  • <strike id="86m0m"><input id="86m0m"></input></strike>
  • <fieldset id="86m0m"><menu id="86m0m"></menu></fieldset>
  •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蘇文明網 > 鹽城 > 正文
    鹽城市大豐區劉莊鎮友誼村:文明花開沃野 幸福路通千家
    2025-07-07 10:56:00  來源:我言新聞  

    盛夏時節,萬物并秀。在大豐區劉莊鎮,全國文明村友誼村正以蓬勃的發展活力與和諧文明的鄉風,鋪展出一幅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從“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到“全國文明村”,這片熱土上,文明之花絢爛綻放,鄉村全面振興的樂章鏗鏘奏響。

    民生為本,托舉幸福“夕陽紅”。盡管夏日炎炎,友誼村長者食堂內卻溫馨祥和。86歲村民曹榮德騎著電瓶車,如往常一樣,在11點準時前來用餐。當天的洋蔥肉絲、青椒茶干,色香味俱全,老人贊不絕口。“食堂飯菜味道好,還實惠。60歲以上老人3元、70歲以上老人2元、80歲以上老人1元。”曹榮德笑容滿面。在友誼村,長者食堂不僅是解決老年人用餐難題的場所,更是傳遞關愛、凝聚民心的重要載體。與此同時,65歲的黨員志愿者陳友營退休后主動投身志愿服務,每日為出行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門,用行動詮釋新時代奉獻精神,讓文明善舉在鄉間流淌。

    黨建引領,擘畫發展新圖景。村黨總支書記徐艷2008年從南京返鄉投身家鄉建設,是鄉村蝶變的見證者。多年來,友誼村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扎實推進基礎設施完善。如今走進村莊,白墻黛瓦錯落有致,前庭后院景致怡人,寬敞平整的道路縱橫交錯,路燈照明、河道整治、污水管網等設施一應俱全,村民生活環境質量顯著提升。“這些變化來之不易,每一項建設都凝聚著全體村民的智慧和汗水。”徐艷感慨,“這份‘國字號’榮譽,是對過往努力的肯定,更是激勵我們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征程的強大動力。”

    產業筑基,激活振興新動能。鄉村要振興,產業必先行。2024年年底,友誼村集體收入達174萬元,成績斐然。除土地流轉、物業租賃等傳統收入外,靈活就業的手工經濟蓬勃發展,成為新增長點。網格員陳崗介紹,村里接到玩具訂單后,將半成品分發至村組干部,再轉交有手藝的農戶制作,完成后統一上門驗貨結賬,有效盤活農村閑置勞動力,增加村民收入。此外,本村能人、江蘇豐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存,秉持企業與鄉村共生共榮理念,企業訂單激增需增員時,優先安排本村勞力;公司急需特定農產品原料時,該村積極協調土地資源,豐匯公司則給予村民等同甚至優于正式員工的待遇及完善社保。20年來,朱存堅持捐資助力村內硬件改善,實現企業發展與鄉村全面振興雙贏。

    治理創新,譜寫和諧新篇章。在文明建設進程中,友誼村堅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村里組建的“666”服務幫,由18名黨員志愿者構成,常態化開展為民服務。該體系涵蓋6支服務隊、6名“紅管家”,聚焦6項貼近民生的服務內容,確保村民訴求5分鐘內響應到位,切實打通服務“最后一公里”。同時,成立老書記工作室,發揮老黨員、老干部的經驗與威望優勢,高效調解矛盾糾紛。前不久,老書記束長明成功調解一起房屋買賣糾紛,有力維護了鄉村和諧穩定。村內文化大禮堂常年開展文娛活動,滋養村民精神家園;每逢寒暑假,村里舉辦寒暑假托班,關愛困境學生,豐富他們假期生活;友誼超市推行文明積分兌換制度,村民可根據家居環境等表現積分兌換商品,有效激發了大家參與文明創建的積極性。

    如今的友誼村,文明已深植于鄉村發展的肌理、浸潤在村民生活的點滴。從人居環境的蝶變到鄉風文明的涵養,從產業繁榮的圖景到治理創新的實踐,友誼村正以文明為筆、以實干為墨,在鄉村振興的征途上奮力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答卷,讓文明之花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綻放得愈加璀璨。

    責編:秦春鳳
    下一篇
    聽新聞
    放大鏡
    點我回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