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6m0m"></fieldset>
  • <strike id="86m0m"><input id="86m0m"></input></strike>
  • <fieldset id="86m0m"><menu id="86m0m"></menu></fieldset>
  •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蘇文明網 > 揚州 > 正文
    “慈善之光”照進困難群眾家庭
    2025-05-15 10:39:00  來源:揚州日報  

    “這1000元善款,聊表心意。再大的困難再重的病痛,我們和您一起面對……”近日,在邗江區公道鎮柏樹村村民李國珍家,網格員送上善款,76歲的莊稼漢老李哽咽著表示感謝。

    李國珍人到老年,卻不幸患上了直腸癌,老伴也因重病開過刀。他們的兒子前年因一場重病不治身亡。老李一家人的遭遇引起了鎮、村領導的重視。村里按現行民政政策為他家申請辦理了低保,后來又實施了1000元的慈善救助。

    無獨有偶。公道鎮三界村殘疾人張葉林一生未娶,平時與年邁的父母生活。去年他不小心摔了一跤,后在醫院診斷為腦溢血。張葉林是低保戶,抗風險能力不足,為了解決其治療康復費用,鎮慈善協會向愛心企業揚子內飾定向募捐2萬元。村里也為他解決2000元緊急救助款。目前,張葉林病情已趨于穩定,正在康復中。

    慈善事業是惠及民生的陽光工程,也是社會文明的“風向標”。一直以來,公道鎮都將善款募集作為民生工作的著力點,持續推動慈善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基層,動員社會公眾為慈善事業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相關村、社區做足了“功課”,層層宣傳發動,激發居民捐贈熱情。網格員在走訪居民時,一方面了解社區民意,一方面講好村民身邊的“5·19慈善一日捐”的動人故事,激發全社會一心向善的力量。

    “我是喝家鄉水長大的。無論我到哪里從商,都忘不了我是從家鄉走出來的。”李漢卿,上海市邗江商會副會長。去年11月,當他得知家鄉正在開展慈善助困活動時,特地返鄉捐款10萬元,表達自己的愛心。晶玖汽配一次性捐贈了價值125萬元的醫療設備,華露機電、中和鞋業等4家民企捐贈價值30萬元的醫療器械,有效地緩解當地百姓“看病難”。

    廣泛宣傳發動激發了全民募捐熱情。在公道,“5·19慈善一日捐”活動吸引了許多人參與。在一些村、社區,甚至出現了退休老人捐獻養老金,兒童捐獻壓歲錢的感人場景。

    據不完全統計,僅2024年,全鎮共募捐資金90.32萬元。其中,向特困、重病、殘疾等人群發放善款57.02 萬元,讓一束溫暖的“慈善之光”照進普通百姓家庭,一批重病、受災、殘疾等特殊群體得到及時救助。通訊員 聶淼 潘麗 記者 高寶亮

    責編:秦春鳳
    上一篇
    下一篇
    聽新聞
    放大鏡
    點我回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