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通上演了一幕幕暖心場景:一名游客因孩子身患重病,向南通森林野生動物園申請退還年卡以解燃眉之急,園方不僅慷慨全額退款,更主動捐贈5萬元,甚至“掏空”許愿池硬幣相助。更令人動容的是,南通支云足球俱樂部迅速響應,宣布將中甲聯(lián)賽第18輪對陣南京城市的單場票收入20%捐贈給患兒家庭,并別出心裁地邀請所有參與球場建設的勞動者免費觀賽。這場由企業(yè)、社會組織乃至普通市民共同參與的愛心接力,不僅點亮了這座城市的溫度,更以體育為紐帶詮釋了“人民至上”的時代價值理念。
從“愛心雪球”能量,到“文明磁場”吸引,這場愛心接力印證了公益從來不是一個人的獨行,而是一群人的同行。南通森林野生動物園以企業(yè)身份選擇“破例”相助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tǒng)美德。南通支云足球俱樂部搭建公益平臺,通過門票分成實現(xiàn)“觀賽即公益”,既保障了球迷的參與感,又讓每一張球票成為愛心的載體,讓體育運動超越競技屬性升華為精神紐帶。這種“商業(yè)+公益”“體育+慈善”的創(chuàng)新之舉,恰如滾動的雪球,在吸納社會各界資源的同時,形成強大的正向價值磁場,吸引和帶動更多人加入公益的行列。據(jù)統(tǒng)計,全市現(xiàn)有注冊志愿者259萬、志愿服務組織6300余個,這背后正是由企業(yè)、社會組織和普通市民等多元主體共同構建的“人人參與、人人盡責”的公益生態(tài)。當每一個社會主體都能釋放善意,就能織就覆蓋全社會的溫情網(wǎng)絡,讓社會更有韌性、更有溫度。
這場跨越界限的愛心接力,更在于它折射出了城市深厚的文明底色和獨特的精神氣質。當公共服務能夠“于細微處見真情”,我們就能培育出更具韌性、更富活力的文明生態(tài)。這座城市素來有著“江海兒女”慷慨好施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從“莫文隋”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匿名捐款,到如今“江海志愿者”品牌越發(fā)響亮,南通始終將“扶危濟困”深深植根于城市基因之中。此次愛心接力,是現(xiàn)代公益逐漸擺脫“悲情敘事”的窠臼、轉向“快樂參與”的新范式。足球俱樂部將公益融入賽事,讓參與者在享受體育的激情與快樂的同時,也能奉獻愛心,這極大降低了行善門檻,激發(fā)更多人的參與熱情。正如社會學家所言:“當公益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城市的凝聚力便不可撼動。”
在此次一系列暖心事件中,南通支云足球俱樂部對參與球場建設的勞動者的邀請,更是為整場活動注入了另一層深刻的社會意義,它直接而有力地彰顯了“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從跪地俯身修補草皮的園藝師,到擰緊每一顆主場座椅螺絲的工人師傅,從奔波各個點位的志愿者,到守護每個角落的安保員,他們用辛勤的汗水和無私的奉獻,為如皋奧體的順利運營傾注了心血,是城市發(fā)展不可或缺的基石。俱樂部以“免費觀賽”這種獨特而溫暖的方式,向他們致以最真摯的敬意和感恩,讓他們能夠在足球的激情氛圍中感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這種做法,不僅營造了積極向上、和諧美好的社會氛圍,更是將“人民至上”的理念落到了實處。
當球場上的歡呼可以傳遞給病房衍生出新的希望,當企業(yè)的經(jīng)濟行為可以與社會責任無縫對接,當普通勞動者的汗水能夠轉化為被尊重的榮耀,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座城市的溫情,更是一個國家文明進步的生動縮影。這場愛心接力,或許畫上了階段性句號,但它所激發(fā)的感召力和傳遞的溫情,將成為這座城市持續(xù)前行的精神動力。
(作者 施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