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在通大附院東院區(qū)的造血干細胞采集室內,歷時3小時的采集,如皋市“90后”紅十字志愿者馬福源成功捐獻306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這份“生命種子”將為一名素未謀面的“80后”血液病患者帶去重生希望。這位平日里就熱心公益的年輕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由此他也成為江蘇第1690例,南通第117例,如皋第8例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紅十字志愿者。
今年32歲的河南小伙馬福源是江蘇康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員工,多年來一直堅持參與公益事業(yè)。從2013年第一次參與無償獻血至今,他已累計獻血5200毫升,并在2017年12月的一次無償獻血活動中主動登記采樣,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
“當時就想著,萬一能幫到別人呢?”馬福源笑著說,當今年1月份的時候得知自己與一名血液病患者HLA初配成功時,他沒有絲毫猶豫,第一時間同意捐獻,“能為別人的生命‘續(xù)航’,這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
為了讓自己的身體達到最佳捐獻狀態(tài),馬福源主動調整作息,避免熬夜;堅持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調整飲食結構,餐餐以清淡食物為主,嚴格按照醫(yī)護人員要求做好采集前的各項準備。“醫(yī)生說我的身體指標越穩(wěn)定,對患者的后續(xù)治療也越有利,這點‘自律’不算什么。”采集過程中,馬福源始終保持樂觀心態(tài),他表示,“一想到患者能因此獲得新生,所有的辛苦都值得。我希望這次被我?guī)椭哪俏淮蟾缒茉缛湛祻停貧w正常生活。”
河南小伙馬福源的善舉,不僅為血液病患者的家庭帶來了曙光,也為更多年輕人樹立了榜樣。馬福源說:“我也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造血干細胞捐獻,加入造血干細胞捐獻的隊伍中來,用小善舉匯聚成大愛心。”捐獻過程中,南通市紅十字會和如皋市紅十字會的紅十字志愿者也一直陪伴在他身邊,給予貼心照顧,共同見證這場偉大的生命之約。
(記者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