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引領成長,奮斗成就夢想。6月20日下午,“道德的力量”新時代江蘇先進典型事跡匯演在南京工程學院舉行。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為充分發揮先進典型教育人、鼓舞人、引領人的示范作用,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聯合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以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涌現的先進典型事跡為素材,創排了一批優秀文藝節目,送到群眾身邊,送進大學校園。此次是2024年“道德的力量”新時代江蘇先進典型事跡匯演的首場演出,同時也是南京工程學院2024屆畢業生“青春獻給祖國”的主題思政課。
“道德的力量”新時代江蘇先進典型事跡匯演運用歌舞、戲曲、朗誦、情景講述等多種藝術形式,生動展現了趙亞夫、錢七虎、周維忠、葉聰、孫麗等先進典型的事跡和精神。當全國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步入現場時,熱烈的掌聲響徹學校體育館。演出也在戲曲聯唱《榜樣的力量》中拉開序幕,京劇、淮劇、昆劇、揚劇、錫劇5個劇種融合,傳遞了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的道德風尚。

舞臺上,一個個溫暖的故事以情景劇的形式娓娓道來。《點亮愛心》的講述人、國家電網淮安供電公司員工韓夢遠深情講述了他的同事、全國道德模范周維忠的故事:20多年來,光是為幫扶對象墊付的電費,累計就超過13萬元。他還常年照顧孤寡老人,為他們墊付電費、養老送終。有人問周維忠,這么多年出錢又出力,圖什么?周維忠說:“我小時候家里生活困難,靠吃‘百家飯’長大的,是鄉親們把我培養成了電工,才解決了溫飽,現在我也想為大家盡一份心、出一份力。”

周維忠還有一個身份——儀征市新城鎮沿江村第一書記。他向現場的畢業生們分享道:“從電力工作者到村書記,我的身份發生了轉變,但我為民服務的心沒有變。現在村里發展得越來越好,鄉親們都過上好日子,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我想跟同學們說,新時代有更多的新機遇,今后無論走上什么樣的崗位,都要心懷光亮,每個人都能成為一束光,我們一起點亮更加美好的生活!”
“我是南工程2014屆畢業的學子。值此畢業季,有這樣一堂鮮活的思政課,希望能通過‘道德的力量’為大家踏上新征程開好頭、起好步。”韓夢遠說。
《帶著奶奶上大學》講述了“中國好人”嚴慧12歲失去雙親后,一邊讀書一邊照顧雙目失明的奶奶的故事。一句“我放心不下她”,00后嚴慧帶著奶奶一起上學。從此,淮陰師范學院里多了一道溫暖的祖孫風景線。嚴慧的故事讓不少觀眾淚目,孝老愛親這一最樸素最自然的情感直擊人心。南京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孫薇薇聽了嚴慧的故事后,深有感觸地說:“嚴慧的濃濃孝心和祖孫親情令人動容,她身上體現的當代青年大學生的責任和擔當更加令人振奮。作為青年思政工作者,我們要用好社會大課堂和身邊故事,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在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中培根鑄魂、啟智潤心。”

此次匯演在往年的基礎上,融入更多年輕元素。《山語·幻》是南京工程學院民族室內樂團的學生們表演的民樂節目,樂團成員王子玉說:“民樂的生命力源于道德的滋養,今天有機會在舞臺上致敬道德模范、感悟道德力量,我感到無比自豪。”
南京工程學院作為具有百年辦學歷史、工科底蘊深厚、應用特色鮮明的學校,培養了一大批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南京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孫愛武表示:“學校始終聚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人才培養和教育管理各領域、各環節,構建了教育教學、文體活動、社會實踐等多位一體的育人平臺。先進典型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不僅為我們樹立了學習的典范,更為我們砥礪前行提供了不竭動力。”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江蘇持續深化先進典型選樹和學習宣傳,先后有81人(組)榮獲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7人(集體)榮獲全國時代楷模稱號,1418人(組)入選“中國好人榜”,選樹江蘇時代楷模22人(集體),418人(組)獲評江蘇省道德模范及提名獎,推出江蘇最美人物499人,3231人(組)入選“江蘇好人榜”。
6月至12月,“道德的力量”新時代江蘇先進典型事跡匯演將走進城鄉社區、學校、基層單位,在全社會大力營造見賢思齊、崇尚英雄、爭做先鋒的濃厚氛圍。(記者 葛靈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