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優質文化資源深入基層,進一步豐富鄉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11月1日傍晚,南京市溧水區晶橋鎮陶村社區的文化廣場上燈火通明,氣氛熱烈。隨著銀幕架起,居民們紛紛搬著板凳前來,一場名為“茉莉花開?藝潤溧水之影漫社區”的送電影下鄉活動在此正式啟動。這場由溧水區文聯主辦、區影協承辦的文化惠民活動,將經典光影與紅色歷史相融合,為鄉村群眾送上了一場兼具觀賞性與教育意義的“文化盛宴”。

活動精心遴選了三部反映溧水本土抗戰歷史的紀錄片,帶領大家穿越時空,重溫崢嶸歲月。作為蘇南抗戰史上的標志性事件,《新橋會師》用紀實鏡頭生動再現了1938年6月8日的歷史性一幕:粟裕率領的新四軍先遣支隊與陳毅帶領的第一支隊在溧水新橋(今晶橋鎮)勝利會師。影片中,戰士們穿越封鎖、突破重圍的艱苦歷程,讓在場觀眾無不動容。新橋會師不僅揭開了新四軍東進抗日的序幕,也為后來韋崗伏擊戰等關鍵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讓紅色歷史更可感可觸,在影片中飾演新四軍戰士的演員張涵親臨現場,與居民們分享創作心路。“穿上軍裝站在復刻的戰場,指尖觸到槍桿的那一刻,仿佛真的能觸摸到先輩們的家國情懷?!睆埡寡裕瑸榱司珳蔬€原歷史細節,他不僅查閱了大量史料,還專程向老戰士請教持槍姿勢與行軍步法,對每一個眼神和動作都反復打磨。他的講述,讓銀幕上的英雄形象變得更加豐滿和鮮活。
此外,《中華英烈湯萬益》與《信仰——記溧水抗戰老黨員李孝廉》兩部紀錄片同樣引發了居民的深深共鳴?!吨腥A英烈湯萬益》通過珍貴的家書和口述歷史,再現了湯萬益烈士在1943年蘇南反頑戰役銅山戰斗中率部奮勇反擊、壯烈犧牲的事跡,一枚從戰場遺址出土的生銹子彈,無聲地訴說著先烈的鐵血榮光;而《信仰》則細膩刻畫了老黨員李孝廉的初心與堅守,讓觀眾在感動中筑牢理想信念。

影片放映間隙的趣味搶答環節,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靶聵驎熀笮滤能婇_展的首個作戰任務是什么?”“李孝廉老黨員曾負責過哪些地下工作?”主持人問題剛出,居民們便踴躍搶答,紅色知識在輕松互動中深入人心。志愿者們同步發放了由溧水區黨史辦編印的紅色故事宣傳手冊,進一步拓展了大家的紅色知識面。

“家門口就能看紅色電影,還能和鄰居們一邊聊家常一邊學歷史,這樣的活動太實在了!”陶村社區居民王阿姨道出了大家的心聲。許多居民表示,影片中熟悉的鄉村場景讓他們倍感親切,而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則給予了他們深深的鼓舞。電影散場后,仍有不少村民意猶未盡,圍坐在一起討論劇情,紅色話題在鄉村的夜色中久久回蕩。
溧水影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依托“茉莉花開?藝潤溧水”文化品牌,持續走進更多鄉村社區,以多樣化惠民活動激活基層文化活力,讓文化之光為鄉村振興注入不竭動力。(孫高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