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記錄著我們每個人生活中的美好瞬間。而常州天寧區小東門社區的“朋友圈”,不僅記錄著小區發生的種種美好,居民們更是通過它陸續完成了加裝智能充電樁、換梯、新建玻璃鋼化雨棚等多項民生實事。
“大家長”的朋友圈:社區落實行動的清單
“今日議事成果:東苑小區加裝電動車充電棚事項,根據居民意見初步確認選址地點,籌劃下一步落實。與會人員:物業、網格長、居民志愿者等。”在社區“大家長”蔣英英的朋友圈里,一樁樁、一件件都是社區歷次的議事總結,作為社區黨總支書記,她每次都會詳細記錄,并且發表在朋友圈。而她每一條朋友圈下面,都是社區居民們的暢所欲言:“電動車亂?,F象是該整治了!”“92號樓下那塊空地規劃起來剛剛好,總算不用推到小區門口去充電了?!薄?/p>
“以上建議都收到,下次開會繼續討論!”對于這些留言,蔣英英每條留言都認真回復。多年來,她依托社區黨建品牌,打造“梧桐柏杏”工作法,圍繞居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定期開展民主協商會議,廣泛收集社情民意,把議題全程“曬在陽光下”,使“問題清單”轉變為“行動清單”?!拔嗤┌匦印鄙鐓^工作法在大小議題中讓居民說訴求、議難事、解難題,開辟一條聯系群眾、優化決策、化解矛盾、改進工作的新途徑。
“大掌柜”的朋友圈:鄰里良性互動的平臺
“天熱了,我在長廊里泡好了大麥茶,歡迎大家來坐坐!”作為“柏杏大碗茶”的“大掌柜”,沙阿姨每天都會準時在長廊為居民們泡上一壺茶,有時還會配圖發個朋友圈。“年紀大了爬樓不容易,老孫,你們之前電梯怎么加裝的呀?”被電梯事項困擾的居民王阿姨坐了下來,想來和之前完成加裝電梯的鄰居孫師傅取取經。一碗碗新鮮茶水熱氣騰騰,悠悠茶香撲鼻而來,數名居民圍桌而坐,討論很是熱烈。
“為了方便大家,我把經驗寫在旁邊的回音壁上,大家都可以參考參考。”孫師傅邊說邊往“回音壁”前走。這一旁的“柏杏說 回音壁”上貼滿了居民的金點子和暖心小故事,24小時暢通居民訴求途徑,讓發聲有渠道,議事有通道,落實有成效,實現良性互動和雙向奔赴。社區通過搭建各類平臺,拓寬居民群眾議事渠道,不斷在群策群力中凝聚改革奮進的強大力量。
“主理人”的朋友圈:居民展現智慧的舞臺
“‘社區主理人’項目正式啟動!”這是小東門社區主理人老徐的朋友圈。今年小東門社區邀請轄區內老黨員、老干部、新老居民、物業和共建單位等30余名主理人參與。在今年小區長廊改造過程中,主理人們組成“啄木鳥”小隊,對項目的各個環節進行監督:“師傅,這個長廊牌匾后面還沒刷漆,記得刷一下?!辟I完菜回來的主理人章師傅每天經過長廊都會仔細觀察,不放過一處小細節?!斑@個花廂放在這個位置好,我每天來澆水,肯定長得很好?!睈鄣跪v花草的張阿姨找到了露一手的機會。改造后,主理人們又自發商討制定《長廊公約》張貼在進出口處,建立“美麗家園”自治守護隊,負責日常管理,共享書房的圖書整理得井井有條,居民自治氛圍越發濃厚,幸福感在家門口再次升級。湯怡晨 葛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