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外公是一名退役老軍人,我父親在海軍部隊服役。出生在軍人家庭的我,一定會傳承革命精神、多講紅色故事,將抗戰英烈的事跡不斷宣傳。”9日,南通市通州區實驗小學五年級一班的曹瞿澄,在參加以“賡續偉大抗戰精神”為主題的“小小紅色講解員志愿者”培訓活動后表示。
為了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南通啄木鳥車友江海志愿者團隊聯合南通市新四軍研究會通州分會等單位,從暑期參加“尋訪紅色足跡實踐活動”的1476名志愿者中精心篩選,最終挑選出8名語言表達能力強、熱愛紅色文化的學生,參加在通州區革命歷史紀念館進行的“小小紅色講解員志愿者”培訓。
“你們知道嗎?抗戰時期,新聞宣傳是抗日動員、對敵斗爭的有力武器。當年的《南通報》記者邢法、袁世晃,以筆作刀槍,發動群眾抗擊日寇侵略,兩位少年英雄為抗戰勝利獻出了寶貴生命……”在兩位“鐵筆少年”的紀念碑前,參加培訓的小小講解員們認真聆聽工作人員介紹邢法、袁世晃兩位少年抗日英雄事跡,感受著當年血與火的艱苦斗爭。
今年99歲高齡的抗戰老兵于健參加了抗戰中的車橋戰役,身負17處槍傷仍堅守陣地,被粟裕將軍譽為“三猛戰士”。小小講解員們被老人的講述深深感動,體會到什么是舍生忘死、勇敢不屈。
南通啄木鳥車友江海志愿者活動發起人朱建新表示,下一步還將組織這群小小“紅色百靈鳥”開展紅色故事巡回宣講,推動國防教育普及。
(記者周朝暉 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