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統計局無錫調查隊對社區嵌入式服務需求進行專題調研,結果顯示,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托兒所等養老托育服務最為錫城市民們所需要,超過六成受訪者所居住的社區周圍有公園、廣場、親子活動中心等場所,近五成受訪者周圍有圖書館、活動室等文化休閑服務場所。改善老年人吃飯問題的社區食堂,下班后休閑放松的活動中心……越來越多豐富多彩的社區服務走入市民的生活。
更多生活需求被滿足

調研中,在回答“您居住的社區步行15分鐘生活圈內可到達的普惠性生活服務或場所有哪些?”這個問題時,70%的受訪者選擇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托兒所等養老托育機構,62.8%的受訪者選擇了社區公園、廣場、親子活動中心等場所,49.9%選擇了圖書館、活動室等文化休閑服務場所。“我們社區不僅有價廉物美的社區食堂,還有老物件文化展館,閱讀區等等,居民們沒事就會約著一起來看看書、聊聊天!”經開區華莊街道南張社區工作人員介紹,社區利用閑置資源,將舊車庫改造成“幸福鄰聚里”陣地,創設“紅帆驛站”“暖心驛站”“心盾驛站”“薪火驛站”綠谷驛站”“文明驛站”“金徽驛站”7大主題驛站,為居民提供閱讀交友、休閑娛樂、便民服務等功能。“我們還設置了南張書角、婦女兒童之家、兒童閱讀區等功能區域,實現便民服務、協商調解、文體娛樂、親子閱讀等功能,讓社區空間‘活起來’,希望大家沒事也來逛一逛、坐一坐!”在錫城,這樣被改造的社區“休閑角”“便民角”“閱讀角”比比皆是,為市民提供更多家門口的好去處。
享受“家門口”的公益課

在“您和您的家庭最需要或最盼望的服務有哪些?”的答案中,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托兒所等養老托育服務,健身房、休閑健身區域等體育健身服務場所和圖書館、活動室、興趣技能培訓班等文化休閑服務場所。“我們的夜校第一期就爆滿了!”經開區華莊街道萬欣社區夜校課程的負責人吳曉祺介紹,“課程設置我們都是做過居民調研的,由于第一期的爵士舞、瑜伽等課程比較火爆, 我們會在第二期也開設。現在還準備對接技能培訓的課程,比如花藝、茶藝、香藝、育嬰技能等等。”在各個社區,不同類型的公益課深受歡迎。“周一編織課、周三非洲鼓、周四舞蹈課,我們的退休生活太幸福啦!”新吳區新安街道凈湖社區的居民張新芳已經退休多年,現在的她每天參加社區的各種課程,樂此不疲。她表示,很多同齡人會在老年大學學習上課,但是她更喜歡享受在“家門口”上課的便利。
期待更好的社區服務

在對社區嵌入式服務及建設的優化改善意見中,排名前三的分別是“進一步梳理社區現有閑置樓舍資源,對接服務項目加快進駐”“進一步探索‘政府+企業+社區服務’模式,豐富生活圈服務提供種類”和“進一步明確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管理養護責任”。居民對社區服務的期待滿滿,也希望有更多便民、惠民的項目展開。
“我在信成社區住了有幾年了,看著這里的活動越來越多,真是很開心!”葉晶晶不僅是經開區太湖街道信成花園社區的居民,也為社區居民提供傳統文化閱讀活動等服務,看著社區越來越多的空間被煥新利用和越來越多豐富的活動,她由衷地感到高興。“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越來越好,社區不僅僅是一個生活的地方,也承載了更多功能,我們都期待自己的社區能夠提供更多的服務和平臺,讓我們的生活更多彩。”






